六扇门奇案腌尸案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61231/5188236.html

(故事原创,文中插画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速删;文中人名,地名,官衔,朝代,组织机构均为架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引子:这是要腌人肉啊

十月初三,西和县

这是一个沿海的小县城,以晒海盐闻名,盐田刚续了水,这是今年最后一次晒盐。

盐田后缘的一片荒地上,地面上一片黄一片白,黄的是杂草,白的是盐,这里是盐田紧挨着陆地的临时积水区,待盐田开始蓄水,这里便会逐渐干涸,现在的这块地像极了癞子头。

几个小娃娃正在这片平地上抢一个鞠(皮革球),这破鞠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捡来的,小娃娃们不成规矩地踢着,你追我赶。

一个小胖墩抢到了鞠,大力一脚踢了出去,鞠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直奔这块荒地的后缘飞去,后缘是一个高约半丈的坎。

其他几个小娃娃也没去追,实在是跑不动了,就看那鞠落了地,咕噜噜地向前滚,不偏不倚掉进了坎下的一个洞里。

“去,赶紧把鞠捡出来”,其他几个小娃娃对着那小胖墩叫喊道。

谁踢的谁捡,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小胖墩没办法,只能半死不活地跑向坎边,还好这个洞不深,能看到,小胖墩费力地蹲下身子,肚子太大胳膊伸不过去。

小胖墩不得不换了个姿势跪在了洞旁边,用手够出了鞠,咦,这洞里咋还有个圆东西,小胖墩只看到个圆的,是啥看不到。

小胖墩跪着,再次把手伸了进去,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他也不知道摸了个啥。

古代娃娃蹴鞠

远处那几个小娃娃看到小胖墩已经把鞠够出来了,可还再往洞里掏,难道洞里有啥宝贝,那几个小娃娃使了个眼色也向这里跑来。

“摸啥好东西呢?”一个瘦猴一样的高个子娃娃问道。

小胖墩扭曲着脸说道:“有点滑,还有点线,有点大,我还抓不住。”

“起来,起来,我来”,瘦猴不耐烦地把小胖墩拉到了一边,小胖墩猝不及防被拽开,摔了个屁股墩。小胖墩也不在意,拍拍屁股便跟在瘦猴屁股后面看。

瘦猴已经把胳膊伸进了洞里,越摸脸色越不对,随着一个扭曲地表情,瘦猴从洞里掏出了自己的手,手上一把头发。

“啊~”,这帮小娃娃惊叫一声,四散开了。

小胖墩这时才注意到自己的手,自己手上也缠绕了几根头发,“啊~”,胖墩一声惨叫,随后便是哭声。

哭声和叫喊声引来了附近几个晒盐的大人,在几个小娃娃的指引下,大人刨开了那个洞,刨到一半的时候,露出了一个脑袋,一个由潮湿水汽包裹着的脑袋,因为盐水的作用,并没有腐烂。

看得出这是个年轻女子,长得还不错。

这几个晒盐的报了官,快吃午饭的时候,吴县令带着七八个衙役来了。

吴县令指挥衙役继续挖,终于挖出了一具女S(尸,下同),全身赤裸,因为盐的作用,未见丝毫腐烂的痕迹,只是皮肤的颜色看着很恐怖,灰白色里透着灰青色,头发也掉落的差不多了。

“她姥姥滴,这是要干啥,腌人肉吃啊,把人腌在这盐碱水里。”吴县令一边骂一边四处观望。

放眼过去,几百亩都是盐田。

吴县令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指着附近的两个大盐坑,说道:“来人,把这俩大盐坑翻开,看里面还有没有。”

众衙役一愣,这俩大盐坑是堆积粗盐废弃物的地方,这坑里的盐都是含了太多大颗粒杂质的,一般要等集满才会挖出,再溶解再晾晒,如今这俩大坑都只有半坑粗盐废弃物。

众衙役心中直骂娘,“这该不会是个神经病吧!看见一具腌在盐水里的S体,就怀疑这附近都是”,虽然嘴里骂着,但却不敢反抗,毕竟薪水还指着这位吴大人发呢。

也不知道这吴县令是狗屎运还是狗屎运,在这俩大坑里果然又翻出四具女S,一样赤裸着身子,唯一不同是,这四具女S脱水严重,肌肉和皮肤已经收缩,一个个像风干的腊肉一般。

吴县令现在是一个脑袋两个大了,他已经开始责骂自己嘴欠了。

一下出现五具女S,吴县令明白,这案子他破不了。但吴县令却不笨,将这五具S体收回了县衙大牢,连忙给刑部写了信请求支援,随后将那名没有脱水的女S画了像贴出了告示。

吴县令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一):疑惑重重

十月初十,三七(六扇门总捕头,武力担当)等人赶到了西和县。到了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县衙大牢。

西和县大牢是建在地上的,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五六间全是木头栏杆的房子。

西和县靠海,一片大平原,现在赶上初秋,整天海风刮个不停,这大牢虽说阴凉,却刚好在风口上。

最靠近大门口的这个独立牢房里,四张条凳架起了两张木板,上面摆了五具女S,吴县令怕有伤风化,用布盖了这些S体,并用大石头压了布角,生怕被风刮走。

就这么迎风吹了六七天,原本那具没有脱水的女S也被吹干了,皱皱巴巴像极了风干腊肉。

纵使三七这种办案多年的老手,也是第一次见这种场面,脑子里全是风干白肉的画面。

吴县令在一旁详细介绍了发现S体的情况,并说道:“带画像的寻人告示已经贴出去六七天了,没任何消息,怕不是本地人。”

寻人告示

“有请仵作验过S么?”三七问道。

吴县令立马回道:“没有,生怕搞出差错,影响各位大人办案,所以原封不动就放这了。”

香菱小声地问三七:“这些人是被杀了之后腌在盐里的,还是活着的时候腌在盐里的?”

三七没有回答,而是一寸一寸检查着五具S体的骨骼,最后掰开了五人的口腔查看。

吕万方(六扇门用毒大师)看了五具S体,虽说没有外伤,但是防不准有细小的伤口被收缩的褶皱掩盖了。这种被盐腌制过的S体颜色本就不正常,所以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是不是中毒身亡。

吕万方想取块肉下来做毒测,可惜那肉又干又硬,根本弄不下来,好不容易从表皮弄下来一块,但盐含量太高,测不出来。

香菱向其中一具S体伸出了手,马上被三七制止了,吴大人还有几个衙役在场,还是不要用嘴巴品尝的好。

“应该是死亡后腌进的盐里,即便是昏迷状态,放进盐里短时间也不会死,只要人还有一刻是清醒的,一定会挣扎呼救,那么嘴里和鼻腔会吸入大量的盐,但是从这几具S体来看,口腔里都没有盐。”三七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吕万方向吴县令说道:“吴大人能否给我准备五口大水缸,越大越好。”

吴县令立马吩咐衙役去找,他不明白吕万方是要干什么,但他绝对主动配合。

三七明白吕万方是想把S体泡水里还原一下,检查下看有没有细小外伤,这是个耗时间的活,于是三七向吴县令提出想去发现S体的现场看看。

吴县令立马亲自带路,前往海边,出了命案,海边盐场已经封了,但是这地方封不封一个样,四通八达封也封不住。在盐田里劳作的还大有人在。

这倒是方便了三七查案,那些劳作的村民看得出这是来查案的也都凑了过来看热闹。

几个热心的村民带三七先来到了那块干涸的荒地。

三七问道:“那具原本湿润的女S是在这里发现的么?”

吴县令点头说是,三七觉得纳闷这里地表都是盐渍块,梆硬的,为何那具S体会是湿润的。

一个村民解释道:“这下面都是砂,砂里都是盐水,表面是因为盐固结形成的硬壳。”说完,这村民便拿锄头挖给三七看,果然把表面那层硬壳挖掉,地下不到二尺就都是水了。

三七是第一次见这种东西,他没想到盐和泥土混合后会这么坚硬,但同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又是砂,又是水,那是怎么挖那么大个坑把S体放进去的?”

村民解释道:“一年也不是都是这样,一般温度高的时候,我们前面的盐田蓄水量少,这里水位就会下降,最多能下降到四五尺的位置。这里的水位跟季节和前面盐田是否蓄水有关。”

三七忙问道:“一般什么时间水位最低?”

村民说道:“七月和八月水位最低。”

三七点点头,照此说,这S体应该是那时候埋下的。

“挖这么大个坑,翻动过土,你们当时没有注意到么?”吴县令责备地问道。

村民辩解道:“吴大人,这种土地,即便你挖个坑翻了土,有点水一泡就平平展展的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新挖的地方和其它地方一模一样。”

说完那村民从刚才挖的小坑里铲出来一铲水泼到了几天前挖出来的那些小土包上,原本那小土包因为盐的原因已经变硬,遇水后盐立即融化,土包也就垮塌最后变得和周围一般平整了。

三七看到这,立马追问道:“这里上次蓄水是什么时间?”

那村民回想到“应该是八月一二号。”

三七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这下把凶手埋S时间就问出来了。

三七推断:埋S时间离上次蓄水时间应该很近,否则新翻过土一定会引起人的注意,这里坎上就是小路,人来人往,最有可能就是七月底那两三天。

随后,三七又看了那两个堆积粗盐废弃物的大坑,这俩大坑里都是粗盐颗粒,这里的盐都是很不规则的大颗粒,颜色以锈红色为主,夹杂着其它杂质的颜色,三七纳闷的是这里下面怎么没有水。

村民解释说这下面都是岩石,跟荒地那里还不一样。三七扭头看了看五丈开外的荒地,又看了看废弃物大坑,为何这五具S体要分开埋?如果都埋在土里不是更不容易被人发现么?

三七疑惑地问道:“你们这废弃物坑多久清一次?”

村民解释说:“这废弃物坑一年都不一定清理一次。”

“难道是熟悉盐场之人作案?”三七沉思道,但立马又觉得不对,熟悉盐场之人更不会将S体埋在废弃盐坑里,一年清一次的频率也不如埋在土里放心。

要是五具S体都埋在一个地方还好理解,但是分开埋就真的不好解释了。

突然三七想到一个问题,忙问道:“一般一块肉要多久能腌制成S体那个样子?”,三七是想看看这五具S体是不是两次埋的。

那村民说道:“家里如果是腌火腿,抹上盐挂着海风吹,半年差不多。”

村民给三七解释盐田

这就不对了,和刚才推测的埋S时间就对不上了,刚才推测的埋S时间距现在也就两个月。

“那你们这俩废弃物坑上一次清理是什么时间?”三七问道。

“年初,也就是二月初”村民回答道。

三七沉思到这个时间倒是和S体收缩程度能对上,难道真的是两次埋尸?废弃物坑里的是半年前埋的,地里的是七月份埋的?

第一次碰到这种用盐腌制S体的案子,三七有太多地方摸不着头脑,不得不详细地请教那几位村民。

谁都没注意到,香菱竟抠了一小块盐放进了嘴里,“呸,呸”,又苦又涩,香菱皱着眉吐出了嘴里的那些盐粒。

一个中年妇女见状笑着说道:“闺女,这是最粗的盐,不能吃,要提纯熬制才能吃呢”。

三七从海边盐田回来疑惑重重,到了大牢却没看见吕万方。

(二):验毒全靠尝一尝

吕万方找了一个独立的院子,关了门正在浸泡S体。

因为之前有一次吕万方也是在处理一具S体,被村民看到了,那里的村民对S体非常敬重,追着吕万方打了半条街,幸亏当地的县令及时赶到。

这次有五具S体,还都是年轻女S,而且还是被盐腌制过的女S,放大缸里泡着,这更容易被人误解,所以吕万方干脆让衙役找了个独立的院子,谁也看不见。

三七找到吕万方,说了案发现场调查的情况及疑点和推测。

吕万方也是第一次处理这种案子,对这种盐腌制的S体很多地方也是不明白。

五口大缸泡了五具女S,怎么看怎么诡异,整整泡了四天,这五具S体才逐渐恢复饱满地皮肤状态。

吕万方和三七对五具S体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没有见到任何伤口。

“难道真的是中毒?”三七疑惑地望着吕万方。

吕万方沉思了好久回道:“S体被盐腌制过,发生过失水,一部分毒素可能已经被置换出来,如今又泡了这么久的水,表面肉体很难测出来是否中毒,只能开S。”

三七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虽说这些S体已经泡的恢复了原状,但也仅是表皮泡肿了而已,内部肌肉还是很坚实,这着实让吕万方费了些气力。

当S体胸腔被割开,看着那泛着玫瑰红光泽的肌肉,像极了高档火腿肉,三七和吕万方不约而同地咽了口水。

吕万方分别从S体的肝脏和胃部取了组织做了毒测,没有中毒。

对于这个结果,三七和吕万方都不能接受,又仔细检查了S体,仍然确定没有任何外伤。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活着放盐里腌制的?

“会不会是这样?人是被淹死的,淹死后再放入盐里腌制,因为失水发生收缩,看不出淹死的征状了?”三七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吕万方想了想,这个解释倒是很合理。

就在此时,香菱又做出了一个让三七和吕万方惊掉眼睛的举动,从S体切开的胸腔位置抠下一小块肉放进了嘴里。

香菱的嘴可以尝出来是否有毒,这三七和吕万方都知道,但是能对任何S体都下得了口,这真的让三七和吕万方接受不了。

香菱品尝了一会,眉头一皱,吐了出来,又抠了一块放进了嘴里,三七和吕万方惊得已经不会说话了。

“味道不一样?”香菱吐出嘴里的那块肉说道。

三七一愣问道:“什么味道不一样?”

香菱想想说道:“咸味”

三七听完笑道:“你在海边吃的那是没经过加工的粗盐,那里面杂质很多。这是浸入皮肤的盐,味道肯定不一样。”

吕万方摇摇脑袋说道:“这里面还有脂肪,应该还有香味才对,对了,中毒了么?”

香菱点了点头,接着把剩余四具S体也品尝了个遍,肯定地点点头说道:“同一种毒。”

三七望着吕万方,倒不是怀疑吕万方的水平,而是这被盐腌制过的尸体,盐很可能遮盖了毒,测不出来,很正常。

吕万方则有另外的担心:“不会是一种新的毒药吧?”

三七叫来了吴县令,让人按S体恢复后的面容画像,再次张贴告示寻找S源。

可惜又过了七天,任然无人前来认S,吕万方疑惑地猜到:“莫非不是当地人?”

就在三七和吕万方无计可施的时候,刑部和六扇门同时来了快信,要求三七速速回京,具体何事却没说明。

三七收到了六扇门的急信

当三七等人回到京城已是十月二十二。

案子是户部报的,发现了失踪一年有余的前任巡盐御史张进科的S体,而发现的位置就在盐运司衙门盐库的盐仓里。

盐运司衙门盐库里堆放的都是官盐,京城地区百姓的日常用盐全来自于此,如今在这里面发现了S体,自然不敢说明是出了什么案子。

当三七和吕万方看见张进科的S体时,俩人的感觉出奇的一致:“怎么又是被盐腌制?”

张进科的S体与西和县发现的那五具女S一样,全身赤裸,身体已经完全失水收缩。要不是额头上那个大瘤子,恐怕都没人能认出这是谁。

三七掰开了张进科的嘴,口腔里干净没有食盐,应该也是遇害后埋入的盐仓。

吕万方有了西和县的经验,准备开始泡发S体,三七则开始对盐运司衙门官吏进行走访。

“张大人是什么时间失踪的?”三七只知道张进科失踪了有一年多,但不知道具体日期。

报案的小厮说道:“我最后一次见张大人是去年九月初八,当时有一批盐引要换新的,我找他签了字,当天没签完,第二天再找他就找不到了。”

三七点点头,接着问道:“当时报案了么?”

“我们盐运司当时报了户部,不知道户部有没有报案,应该是报了案,要不也不会换新的巡盐御史过来。”小厮说了自己知道的。

三七有点懵:“这事张大人家人没报案么?”

那小厮低声说道:“张大人没有家人。”

“没有家人?”三七小声重复了一遍,看样子张大人也有四十开外,怎会没有家人。

小厮贴着三七耳边说道:“张大人双亲早已过世,而且张大人为官清廉家里连个下人都没有,还有就是因为面相不太好,也没婚娶。”

三七点点头表示理解,又接着问道:“S体是什么时间发现的?”

小厮回道:“七天前,新上任的巡盐御史郑大人说要清点上一任库存,我们扒开盐仓检查,就发现了张大人的S首。”

三七望着那四个大盐仓问道:“你们这盐仓多久清仓一次?”

小厮笑着回道:“我们这盐仓如果不是发生战争,不是清点库存,一般不清仓。”

“不清仓?”三七一愣。

小厮解释道:“这里面的盐大多是为了战争准备的,市面上流通的官盐加私盐足够京城百姓生活所需了,盐又不会坏,放这盐仓里只要防潮做的好放个四五年都没事。”

三七听完疑惑地问道:“照你这么说,把盐堆进盐仓就行了,张大人完全没有进盐仓的必要啊!那他怎么会出现在这呢?”

“张大人为官清廉做事一丝不苟,不定期会来检查盐仓的防潮,在我认识的几任巡盐御史里张大人是来这盐仓检查次数最多的了。”小厮说了自己对张大人的印象。

三七想了想接着问道:“这盐仓外人能随便进入么?”

“这。。。。。。”小厮刚想说什么,突然停了口,环顾了四周没有外人,才又小声说道:“一般没人来,只有那些个贩卖私盐的零星商贩会偷偷进来偷盐。”

“没人管么?”三七在想,会不会是那些偷盐的害了张大人。

那小厮又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那些盗盐的都是零散小户,一次也就是盗个一两斤,守门的见捞不到油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抓也抓不完,干脆就不太管了。”

随后三七又询问了盐仓守卫,可守卫早忘了一年前的事,根本不记得当时谁进出过盐仓。

吕万方正在向刑部申请将张进科的S体拉回六扇门,三七和香菱在盐仓转悠,希望能有什么发现,香菱看到那些白花花的盐忍不住又沾了一点塞进了嘴里。

三七笑了笑没说话,香菱的表情有点怪怪的。

此时,吕万方已征得刑部同意,三七帮着把张进科的S体拉回了六扇门,直接抬到了后院。

六扇门众人也是第一次见这种盐腌制的S体,都在后院围着看。这种S体没有臭味看上去也没那么可怕。

S体在后院大缸里泡了四天,皮肤逐渐吸水恢复原状,吕万方把S体搬进了自己地下制毒室,这次他要好好研究一下这种盐腌制的S体。

同样开S后在胃部,肝部,喉部取了试样进行测毒,三七则在仔细检查S身看有没有外伤。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努力,没有发现外伤,毒测也是没有中毒,俩人又把目光看向了香菱,香菱心领神会。

越品尝,香菱的表情越奇怪,香菱连着品尝了三四遍,表情严肃地对三七说道:“中毒了,与那五具女S所中毒一样,而且盐的味道也一样。”

“盐的味道也一样?”三七一愣,这句话对三七触动很大。

(三):小不点的启示

三七知道香菱的味觉异于常人,连是否中毒都能尝出来,盐这点口味上的诧异应该也能分辨的出。

三七激动地对香菱说道:“慢慢说,什么差别?”

香菱想了想说道:“海边粗盐的味道和盐仓里的盐味道完全不一样,但是这六具S体里盐的味道和盐仓里盐的味道却是一样的。”

三七听到这,立马找来小不点(六扇门新人,嗅觉极其灵敏)吩咐道:“拿我拜帖速去盐运司衙门请报案的那位小厮过来。”

半个时辰后,那位小厮来到了六扇门,三七迫不及待地问道:“是不是不同地方的盐的味道会有差别?”

那小厮点点头,不过接着说道:“是有细微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一般人分辨不出来,必须是专门搞这一行的才行,特别是那些贩私盐的有些很厉害。”

盐运司衙门小厮

“那咱们盐仓里的盐都是来自哪里的?”听到小厮的回答,三七像是抓到了什么。

小厮回道:“咱们盐仓里的盐都是上好的深井盐,来自川蜀地区。”

“咱们京城有海盐么,来自西河县的那种?”三七接着问。

小厮回道:“有,市面销售的盐大多是这种海盐,因为海盐相对便宜,那些盐商拿到盐引以后都会选择海盐,还有海盐运输便捷,从川蜀运盐成本太高。”

“那京城大点的盐仓有哪些?”三七想确定一下张进科和那五具女S的遇害地点。

小厮说道:“没有,京城盐商就没有大的盐仓,因为所有的盐运买卖都需要盐引,我们的盐引设置每张都不会超过五百斤,那些没有盐引的私盐贩子更不敢私设盐仓,一旦被抓到那就是罪证。”

三七听完,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捋了思路,基本想明白了。

那五具女S应该是和张进科是一同遇害的,而且遇害地点应该都是京城盐仓,因为六人所中毒一样,还都是检测不出来的毒,腌制六具S体的盐也都是同一种;其次就是那五具女S应该是在京城盐仓腌制了十个月之后才被运到西河县掩埋的。这样就能解释为何西和县那五具女S现场推断的埋尸时间不一致问题了。

不过也有了新的问题:张进科口碑不错,为官清廉怎会与五个年轻女子一同遇害?其次五个女子在京城盐仓腌制了十个月之久,为何会被运到西和县掩埋?为何只把五个女子S体运走,却把张进科的S体留了下来?

三七想了想,至少这个案子有了两个抓手:那五个女子是在京城遇害的,应该试着在京城寻找S源;

现在已经知道那五具女S尸是在七月底前后被运往西和县掩埋的,而埋S地点刚好又是在海边盐场,这五具女S体积较大,陆路运输比较困难,最可靠的运输工具便是船。

这跟盐场位置相匹配,而西和县盐场码头只停靠运盐船,最可能的运S工具便是运盐船,所有的运盐船必须有盐引,根据盐引就能查出在七月底那个时间段有哪些船去过西和县。

三七按自己的思路布置了工作:写信给西和县,让西和县将那五名女子的画像寄回来,开始在京城寻找S源;同时调查埋S时间段内前往西和县的船只。

随后,三七还是把六扇门众人召集在了一起,他现在需要大家共同参谋,这个案子仍有太多疑点:把那五具女S运出到底是什么目的?是为了销毁S体么,那为何偏偏要等腌制了十个月以后才开始外运销毁?如果是为了销毁,为何一定要运到西和县进行掩埋,在海上直接丢了不更好么?

六扇门众人讨论了两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但是对下一步查案却有了新的思路,建议是小不点提出的。

小不点说道:“一下聚集五名女子并且失踪了五名女子,而且五名女子还都很漂亮,但京城却没人报案,只有两种地方会出这种情况,除了青楼就是类似于清月轩那种专门给达官贵人输送高级女子的地方。

不用等画像,直接开始清查京城的这种场所就可以,看看谁那里一次失踪,或者同时对外输送过五个女子的就好了。”

小不点的初恋小月姑娘就曾在清月轩待过(详见个人主页《六扇门奇案:考场女鬼案》),所以小不点第一个便想起了这种地方。

三七觉得小不点这个思路不错,便交待小不点去办此事。

三天后,小不点带回了消息,京城所有青楼去年总共丢失的姑娘都没有五个,至于类似于清月轩那样的场所自从清月轩倒闭后,京城又出了两家,但是这两家都表示从没有对外输送过五名女子的。

这让小不点颇受打击,三七安慰道:“不要急,张进科大人风评不错,为官清廉,像青楼和清月轩这种地方他应该是不会参与的,可能是我们的思路错了,再把思路捋捋兴许就有发现,西和县的画像应该也快到了,别灰心。”

就在当天,码头传来了消息,七月底前往西和县拉盐的船只有一艘,是七月二十五从京城运河码头出发,八月初四从西和县返程的,这个时间点刚好吻合,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船只前往过西和县。

三七当即带人找到了船主朱四,朱四看到六扇门官人直接就把事情撂了,审都没有审。

这倒完全出乎六扇门众人的意料。

据朱四交待他的船是一艘双层的运粮船,一次能拉粮食十万斤左右,那次去西和县拉盐是唯一的一次拉盐,当时运河上的专用拉盐船都不在港或者是在维修,他是被盐商联合会临时征用去拉盐的。

七月二十四进的运河码头,盐商联合会派人检查了船,说盐不能受潮,让他们在船底加铺一层防水油布,当天下午便去买了一大卷防水油布裁缝好打成卷就丢在了下层船舱里。

七月二十五一早开船前特意看了防水油布在船舱下面就出发了,结果到了西和县准备装盐的时候打开防水油布才发现里面裹了五具女S,用盐腌制过的女S。

朱四没等审问便全招了

当时朱四就傻眼了,连忙找借口停止装船,这事要是被人发现他们根本解释不清,于是朱四便找来了他的三个船员商量,这三个船员都是他的亲戚。

船就在西和县盐田码头停着,S体也不敢丢海里,丢进去便会被发现,于是四人商量趁着夜里没人把S体搬到岸上埋了。

四人第一次来这,对岸上情形也不熟悉,不知道晒盐的盐田下面都是石头挖不动,一直找了大半夜才找到晒盐地后面的那片荒地,挖了一个坑,挖到下面竟都是水,越挖越垮埋了一具S体用了快一个时辰。

这时一个船员发现了那俩堆废物的大坑,这里面都是盐碎块,也没水,好挖,便把那剩下的四具女S都埋在了那俩盐坑里。

三七听完才恍然大悟,自己和六扇门同僚猜了半天为何会分开埋那五具女S,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你们的意思是说,人不是你们杀的,是有人把S体放在了你们船上的油布卷里?”三七逐一核实。

朱四点点头表示肯定。

“那有谁知道你们在船舱里放了油布卷?”三七接着问道。

朱四说道:“除了我们船上的四人,就只有盐商联合会那几个老板知道了。”

三七点点头,让朱四带着自己去看了船底的油布卷,这油布卷是双层的,要铺满整个船舱,卷起来有一丈多高,三丈多长,二丈多宽,这里面塞五个人,若是不打开检查真的发现不了。

“晚上你们船上没人看守的么?”三七对此颇感疑惑。

朱四说道:“我们这种大船偷也偷不走,所以晚上都没人看守。”

三七交待朱四不要擅自离京便下了船,随后走访了盐商联合会和运河码头的其余船家,朱四所说都是真的,三七感觉朱四不像凶手,如果朱四是凶手,在海上便会把女S全部扔掉,不会带到西和县再处理。

三七回六扇门的路上再次经过运河码头,已经傍晚,运河码头停满了各种船只,三七看了一眼,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但准备再细想时,却发现找不到那个念头了。

(四)八个不是五个

第二天,西和县的画像便到了,三七立马组织了人手照画,画出一批三七便带着六扇门同僚出去张贴一批。

午时前后,三七拿着画像告示和香菱前往西城门,路过盐运司衙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新任巡盐御史郑大人和盐帮京城分舵舵主刘无息有说有笑地出了衙门。

可是一出衙门口,郑大人便绷起了脸一脸严肃,上了轿子随刘无息而去。

下午三七从北城门回来经过郑大人府邸后门的时候,刚好看到两个盐帮弟子带着六个年轻女子进了郑大人院子后门。

三七一愣,想到了什么,对香菱说道:“走,随我去敬茶乡”

香菱不知道敬茶乡是什么地方,其实就是跟清月轩一样,是专门给达官贵人输送高级别女子的场所。自从清月轩倒闭之后,敬茶乡便成了京城最大的一家。

敬茶乡老板叫喜娘,看到六扇门的前来,忙起身招呼,三七直接拿出了画像问道:“你可见过这些女子?”

喜娘皱着眉看了半天说道:“我记不得了!”

“记不得,是不是从你们这送出去的姑娘你都记不得了?”三七看到这些人就恼火。

喜娘慌忙赔笑解释道:“官爷您息怒,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现在这些姑娘需求量这么大,我哪有时间去培训啊,一般都是进来以后教习个十天半个月学点琴棋书画的皮毛就送出去了,那么多姑娘,我怎么记得住啊。”

三七听完想想也是,现在这个行业已经变味,姑娘都是送人的,又不是自己家用,哪还管女子的质量。

但是三七马上想到了什么,问道:“一年前,盐帮是否在你这预定过姑娘?”

喜娘想了想说道:“好像是有,我给你查查,姑娘我们这不存档,但客户我们都存了档的。”

随后喜娘翻出了去年的账本,翻了半天说道:“是,盐帮去年八月底的确从我们这预定了一批姑娘。”

三七一听,时间对上了,激动地问道:“几个?”

喜娘查看了账本说道:“八个”

“八个?”三七一愣,这好像和五个出入蛮大啊。

三七拜访喜娘

喜娘解释道:“是啊,一般都是预定六个,八个,九个,数字吉利。”

三七沉思道:刚才看见盐帮弟子护送六名女子进了郑大人家后门,应该是贿赂郑大人的,而张大人和五名女子一同死亡,是不是跟这种情况有关?张大人主管盐务,盐帮是他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