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暗访垦荒人卧底记一记者七天体验做

彭洋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241922.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这是一家看上去卖农副产品的超市,但背后大有玄机。

近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接到读者爆料,杭州一家名为“垦荒人”的食品超市的多个门店里,几乎每天有数十名老人在固定时间到店里聚集。在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压力大的当下,有些老人和销售还不戴口罩。

其实,关于这家“垦荒人”超市的反映已不是第一次。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还听社区民警介绍,在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很多老年人只要闲下来,就会三五成群前往“垦荒人”参加聚会。一些老人因为频繁购买“垦荒人”保健品还导致了家庭矛盾。

这个超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为能透彻了解保健品销售路径,小时新闻记者曾卧底应聘为“垦荒人”的销售,用一周时间,见证了鲜为人知的“大家庭”生态——一家门店能拥有超过30名销售从送大米、收单到员工测评,“六大环节”销售体系层层递进;还有老客力挺销售,苦口婆心帮忙游说新客,有老人几乎天天来店里“上班”……

这些频繁购买高价保健品的老人,内心究竟有怎样的需求和呼唤?(“垦荒人”卧底记(二)有的把销售当家人,有的绝症才清醒,老人为何易掉入保健品陷阱)

送大米,家访上门,邀请来店

不提“保健品”只说农产品

应聘成为一家“垦荒人”超市的销售,并不是一件难事,经过三天的业务培训,记者就被分到其中一家门店。

这家门店一楼算上仓库最多20平方米,货架陈列着米面油盐和零食,大部分单价不超过50元,客人基本上是老人。观察下来,店内往来进出的客流很大,一上午流量就已过百。老人被销售请进店里后,往往会待一个小时左右,出来时,不少人拎着大米和鸡蛋。

记者在参加入职培训时了解到,卖普通食品只占据公司销售额中很小的一部分,销售提成全靠售卖店内“高端产品”,也就是以牛初乳胶囊为代表的一系列高价保健品。根据培训人员给出的杭州区域“垦荒人”年的营销额,普通食品万元,保健品万元,即使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不降反升。

在某电商平台,“垦荒人”旗舰店有4千多名粉丝,其中卖得最好的是一款玉米糊。但在线下号称“镇店之宝”的牛初乳胶囊,在整个电商平台都找不到售卖渠道。

从卖农产品到卖保健品,这中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联?这家打着卖绿色食品名号的超市,究竟在做一门怎样的生意?

“垦荒人”店内环境图源大众点评

销售的第一步,是“收单”。

“叔叔阿姨,我们是垦荒人超市的,最近在搞活动免费送大米,您只要签收一下就可以了。”培训人员演示着,第一步收单话术重点在“超市”,不能说自己是公司。因为老人喜欢逛超市,他们对此有亲切感。

“签收”是为了要到老人的地址和电话,如果他们肯留,那就成功收下一单。收单的主要阵地是超市周围的广场和公园,以及老人较多的小区。

前些天,曙光社区一位民警和物业刚刚“赶”走了一群试图进入小区的垦荒人销售。“他们隔三差五就会来,只要我巡逻时看到,就会把他们赶走。”民警说。

但不是所有老人都愿意暴露住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