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没有刻意的把“演讲”与“沟通”分开,因为从本质上,这都是与人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记录这轮学习笔记的过程中,正好就让我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沟通方式做了一个小小的回顾。记忆中我第一次正式的在公众场合“说话”,那是大一的时候参加系里的辩论比赛,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对方辩手据理力争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可现实情况是,我的两条腿无法控制的发抖,以至于整个人都站立不稳,需要旁边的同学扶着我才能保持正常状态的地步;这样的记忆是无法消除的,因为我就是这样开始面对众人开始学会“说话”的,感谢那位扶着我的同学,有他的扶助,我后来还冲进了全校辩论比赛……大学毕业后,我却从事了最抵触的“销售”工作,因为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能“当众说话”的人,正如自己所料,刚开始的时候我居然看到顾客来了,却跑到厕所躲起来;同样的,这个经历仍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激励着我;直到我在之后的销售工作中无论卖什么,都能面对顾客侃侃而谈……经历了并不光彩的销售启蒙,在职业生涯进入管理职位之后,我的老板一直给我展示的机会:各种的员工培训;从此我开始逐渐的学会“在公共场合对众人说话”,学会运用一些工具引导自己说话,比如PPT、手写卡片;我并不觉得自己的演讲能力有多好,至少,胆子倒大了不少……现如今,在各种场合与不同的陌生人人沟通,就是我的工作;在自己从事的领域进行业务开拓的商业谈判,其实就是将这么多年来的“胆大心细脸皮厚”体现在沟通中。我一直认为自己擅长即兴表达,其实并不是我的沟通能力有多强,而是在日常中的积累,让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无须在每次沟通之前再做更多的准备;还记得于谦曾不止一次的说郭德纲上场之前每次都只是写几句表演的提纲,每次我们看到的相声都是他们的即兴表达,而此即兴非彼即兴,若要做到即兴表达,我们有一些最少必要的准备需要在日常中积累:1、即兴表达中不说自己不懂的事即兴表达考验的不是你的嘴,而是你的大脑,是你大脑对你要表达的信息的思考速度和程度;思考的越快,你传达的信息量就越大越能带动听众的节奏,思考的越深,你说的话就越能引人入胜激起听众的共鸣;如果你说的,连你自己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你必然会落入“说不下去”的尴尬境地而无法收场。2、即兴表达中一定条理清晰在你一边思考,一边表达的过程中,你所传达的信息肯定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东一锤子西一棒子,不仅仅是听众一脸蒙圈的不知所云,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而当你在众人面前把自己绕晕的时候,没人能救你出来,恰恰相反,一场演讲活生生的被你自己玩成了耍猴,而那只猴子却是你自己。3、即兴表达不能说废话当一个人在演讲中同时将一句话重复两遍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强调,而是因为他真的没话说;需要强调的观点会在不同的论证时才会不断的出现,如果没有论证,只是来回的叙述,那就说明这只是废话,当我们在即兴表达中来回的说“车轱辘话”的时候,就说明即兴表演已经结束了,因为大脑已经没有思考的燃料。即兴表达是一种现场创作的过程展示,就像每天早上你家楼下的早点摊,顾客就这么坐在你的对面看着你现场制作一份可口的油条,但是顾客看到的只是我们炸油条的过程,而在顾客来之前,我们却要更早的完成打扫卫生、和面、烧油等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兴表达,其实就是一种刻意积累之后的非即兴展示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