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11期真实人物故事
那群小朋友,终于走了,带着他们咿咿呀呀的意大利语,我被他们弄得头昏脑胀。
我打开收银柜,认认真真地点钱,和酒店系统里面的结余金额是一致的。
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长松了一口气。
领班跟我说,一早外国贵宾会退房。半个小时30个房间,必须全部退掉,并且不能出任何差错。小孩子难免丢三落四,从客房部打到前厅的电话就没断过。一会儿是平板没带,一会儿是书没带。(我在酒店工作时的照片)整个退房过程一团乱,好在钱没出错。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很挫败。和这群来旅游的小朋友相比,我感觉自己好差劲。他们都才7、8岁,就能到国外旅游,中文说得很好,还有小朋友居然可以手写中国字帖。
每个小孩子都是一脸颇有见识的样子,而我每月的工资,连买一张他们回国的机票都不够。
当时,我23岁,急于改变现状。
我叫古玥,四川人。
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是社区工作人员,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二十多岁时的我)我们家就是那种饿不死,也抵御不了风险的家庭。
中专毕业后,我做过幼儿园老师、自行车销售。后来经朋友介绍,到这家五星级酒店做前台接待,一干就是两年。其实前台工作不难,都是按照流程走,就是夜班太难熬。我经常半夜被叫醒办理入住,如果遇到醉酒的客户,还要忍受他的坏脾气。我明白,我没有吃过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工作的苦。
领班可以不上夜班,我很想晋升领班。但这次不但晋升失败,还被这群才七八岁的小孩给比下去。犹犹豫豫小半年,我终于辞掉酒店的工作,到一家美甲店做学徒。
当学徒没有工资,还要给师傅交学费。但是比去培训学校花的钱少多了,我没有存款,侥幸选择拜师学艺这套老办法。我每天一早就去美甲店,打扫门店卫生,收拾大家的外卖盒子,给客人端茶倒水。
唯一和美甲有关的工作,就是擦指甲油上的灰,说是熟悉色号。
干了一个月,店长也没有要教我的意思,更不谈让我上手给客户美甲。
那时我还年轻,不敢冲撞店长,只是有意无意地问店长,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教我真正的本领。
每次我得到的答案都不例外,就是等等,等等,再等等。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技术是无法等来的。而时间一分一秒地在走,从来不会停下来等任何人。
我不能再浪费时间,咬牙到成都市一家正规的培训学校报名。还好学校提供住宿,省了一大笔钱。我们住的是上下铺,当时我去的时候,只剩一个上铺。我还在窃喜,上铺挺好,至少没人能随意坐我的床。躺上床才知道,靠墙那边有一个大洞。我只能缩向另一边,成天担心自己掉下去。(在成都学习美甲,骑自行车的是我。)我心想这才是真的在夹缝里求生存。
我经常睡得腰酸背痛,更糟的是,半夜经常能感觉到蟑螂在跳。
我想我必须更加勤奋地学习,才能对得起睡过的那张床。
平时同学画5个手,我就画7、8个。
老师提供不了那么多手模,我就自己联系。
有一次,一个朋友大老远过来做手模。我给她照灯时,由于光的温度太高,朋友一直反应说烫。朋友选择的是法式美甲,指甲尖被我做得和灰指甲一样。而且,朋友第二天就反馈说指甲油全掉了。那其实是我第一次给真人做美甲,我感觉很挫败,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但我不想放弃,就找老师寻求答案,问老师我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坚持。老师不停地安慰我,我才重拾信心。我的职业规划是开店,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想法被老师改变。
教我的老师是小两口,他们是外地人,以前也是开美甲店。后来发现很多人想学习美甲,就在成都市开了这家培训学校。老师不仅可以教人,还可以卖设备,收入颇丰。美甲教学这颗种子埋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但我知道,我的羽翼还未强大,路还得一步步走。
我回到都江堰市,才发现开店并不简单。
房租加上设备,合计需要3万元启动资金。
那时,我的包里只有元。我必须去拉赞助,找我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我父亲。其实我去学美甲,他不同意,他认为女孩子应该好好上班,踏踏实实找个人结婚,不要整一些花里胡哨的事情。
我知道红口白牙的去要钱,肯定会被一句话拍熄火,那就是“没有。”
我必须改变策略,就应聘到一家美甲店上班。
我每天认认真真地给客户做美甲,店长还挺喜欢我。我话多和她也很聊得来,没多久我就获得了店长的信任。后来,我就把店里的营业额发给我父亲看,以此作为突破口,让他了解这个行业。
父亲觉察到我的认真,加上确实那家美甲店的营业额不错。
一天,父亲在餐桌上放了一张银行卡,什么话都没说,就离开家去开车。
父亲不善言辞,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大概意思是:卡里有4万块钱,3万是启动资金,还剩1万是给我的生活费,女孩子在外面,不要亏待自己。
那一刻,我泪如泉涌,突然明白“父爱如山”这个词的含义。
(我的第一家店开业)年,我租了铺面开美甲店,装修等东西一切从简。只有指甲油,我买得最好的牌子。我的第一家美甲店8月份开业,那段时间天气不错,不爆热,也不冷。
刚开店,朋友都来捧场,有的排队等我做指甲,也有朋友在店里面喝茶聊天。
我感觉自己拿了一副好牌,只需要慢慢出牌就行。
但很快我发现这只是虚假繁荣。
茶喝完,天亦聊尽。
朋友们都回归各自的生活,我每天独自在门店里,没有客户来,异常冷清。
而更冷的是都江堰市的天气。
都江堰市的气候,一直不算体恤人。一到秋天就是一种把人堵在家的湿冷,大街上都没什么人。尽管我延长关门的时间,依旧没有人来做指甲。
为了省钱,我不敢开空调。即使是玻璃门,我也不敢关,怕客户以为我没有营业。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情况都是这样。父亲询问我店的情况,我变得躲躲闪闪,每天睡不着觉。睡不着我就开始瞎想,要不回酒店上班吧。但是想着在成都市培训学校睡过的破床,又觉得不甘心。天气越来越冷,心也越来越没底。
慢慢街边挂上了红灯笼,小孩子们玩起来鞭炮,年味越来越浓。可是过完年就意味着要交下一轮房租,我在干与不干之间徘徊。终于,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临近过年的时候,那些高档美甲店排起长队。
有的客户赶时间,只能退而求其次到我店里来画指甲。
我知道这些客户来之不易,认真地给每一个客户建议花色和款式。顾客觉得不满意,我就换。有次,一个客户改了三次花色,耗光我一上午的时间,我没有一句抱怨。
有时候,客户约半夜12点做美甲,我也会等。
我像是被淹没在湖底的失败者,扑腾了好久,终于将鼻子扑出水面。
终于,我明白开美甲店其实也要看时间,美甲也分淡旺季。
还好,我挺过来了,老客户越来越稳定,她们还不断给我推荐新客户。
熬过寒冬,才能迎接春天。
年,行业里刮起一股“半永久纹眉风”,这个项目占据美业的半壁江山。
(我在成都学习纹眉)当时,我看到朋友圈有三个老师开始宣传这个项目。
我第一时间就报培训班,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次学习在生活上没有吃什么苦。
学习之余,我晚上还会和同学一起去成都市最繁华的商圈“春熙路”走走。我喜欢大城市的奋斗节奏,我喜欢过积极向上的生活。学成归店,我火速在各大客户导流平台发布店里的新业务。
很快就有客户找上门,那段时间,我经常给客户纹眉纹到半夜两三点才回家。
店里的营业额翻了两倍,但由于我长期低着头,我患上严重的颈椎病。
我给客户纹眉时,照明的灯对我视力影响也很大。
刚开始,我可以一直埋头纹眉七八个小时。后来只要我埋头一个小时,就会出现眩晕,呕吐的反应。过马路时,我看不清红绿灯,经常看人都有重影。
这时,找我学习技术的人越来越多,我将重心转移到教学上。
每次教学,我都认真准备课件。看到同学有收获,我觉得自己很有存在感。慢慢也有学员告诉我,她开店挣到钱,每次听到这句话,我真的比我自己开店还开心。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认识老杨,当时他坐在一边没说话,好像不是来玩的,倒是像打坐一样。
酒足饭饱后,大家都在开他的玩笑。一个人朋友打趣地说:“怎么不卖手撕面包啦,你怕是快被面包手撕了。”(老杨做的面包)我才知道他投资10万,加盟一家手撕面包店。每天穿个围裙在店里和面,做面包,一天10个面包都卖不出去。因为都是创业的小老板,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后来,我们慢慢熟悉起来。我发现老杨是一个非常踏实、有闯劲的人,只是上一次选错了项目。我们经常在一起聊生活,聊理想,聊工作,聊我最近的矛盾,慢慢我们走到一起。
后来,我说我想开一家培训机构。但是又怕搞不定,毕竟自己是做技术的,没有培训方面的经验。老杨听完后说:“怕什么,你不会的,我来学。”
我突然觉得对呀,我可以学习技术,一样可以学习怎么做专业的培训。
我还年轻,怕个毛线。
于是,我放弃了都江堰市已经安稳生活,和老杨到成都市,从零开始。
突然,我感觉生活有了劲儿,我和老杨一起举着旗子,向前冲。
我明白,其实每个阶段都应该有彷徨。只要善于理清自己的彷徨,就是进步。年,我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老杨带着自己借来的10万元,我们在一个还不错的写字楼租下一间办公室。
不大,一边是办公室,另一边就是教室。
(创业初期的办公室)每次新的开始,我都满怀信心,这次也不例外。
老杨负责整体运营,我负责技术和教学。
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自己才是这个公司的核心。因为我懂技术,所以事事都压老杨一头。我带着学员到成都市,老学员也给我介绍新学员。
当时老杨说要投广告,总不能等着没有学员了,才开始想办法吧?
我觉得技术才是王道,应该把技术吃透,把如何教学吃透,而不是刚开始就花几万去各大门户网站投广告。
那天,我们在刚成立的公司里大吵。
我话里话外都在说老杨的痛处,我说:“你已经失败过一次了,这次你还想拉我下水,想都不要想。”
老杨被我气急了,没说话,摔门就走。
我回到我们的出租屋,老杨依旧没有理我。只是第二天,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到公司工作。很多时候,生活总是不断给我们难题,慢慢地,我们的学员越来越少。
无论我怎么优化课件,都没有老学员介绍新学员。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都江堰的学员嫌弃到成都市学习太远。老杨说:“如果你还是走老带新的路,我们又何苦来成都。既然来了成都,就应该放眼全国。”我这才明白老杨不是妥协,他是在等现实给我一击。
我着急上火,开始到处寻找生源。
老杨趁机给我讲解他的投放方案,包括选择的套餐,以及每月套餐的变化,细节到投放时间,居然连每月生源变化的表都做好了。
我这才松口,同意投放广告。虽然广告费足以掏空我们剩下的全部家当,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刻,我才明白老杨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我们并没有全部仰仗广告,我们自己也到地铁口发传单。只要是有招生的希望,我们就去做。晚上下班,我们一起骑自行车回家。
我还记得,当时第一位线上咨询学员转签约接受培训。
我们激动地点烧烤,开啤酒庆祝。
因为这就是一个希望,慢慢希望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开始接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
我不断强化教学技巧,老杨也没闲着,开始不停地打造我们的培训学校。
为了学习运营经验,他参加各种商会,舔着脸问各种比赛主办方能不能捎上我们,只为提升我们的知名度。
(我成为亚洲美业大赛特邀嘉宾)名气大了,才更好招生,招生多了,名气也就更大了。
这样才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年,我们终于加入全国工商联美容商会,这年我们也领证结婚了。
慢慢地,我们有稳定的营收,买了我们自己的小汽车,另外还在老家买了房。
可好日子还没过几天,老杨却筹划着扩大规模。
而我认为要稳步向前,不能刚有点存款,又开始朝不保夕的日子。
但这次老杨赢了,我们租下隔壁的写字楼,将所有钱再次投进去。
年,疫情来临。
很多人都被疫情困在家,街上空空荡荡的,我和老杨在寒风中关上公司的大门。
看着刚装修好的场地,还没来得及拆封的设备,我和老杨都没说话,心里在滴血。
我们知道要坚持,可是,到底要坚持多久才能迎来光明?没人告诉我们答案。
(我的工作照)我们只知道手里的钱还能开三个月工资,如果实在扛不住就去借钱、卖车、贷款,难道活人还被尿憋死吗?
老杨是个工作狂,以前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也是常态。
这样的日子过了快四年,突然歇下来,老杨表现得非常不习惯。他每天看新闻,盼着复工复产。没事就召集大家开视频会,每天大家说的都是那些事,那几句话,因为什么时候复工复产是个无解的题。
我明白,老杨只是不敢空下来,因为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终于熬到复工复产,我和老杨没有偶像剧里的相拥落泪,而是第一时间到公司打扫卫生。
很多人都说不要开夫妻店,但是我和老杨不一样,我们都是芸芸众生里的小人物。因为有了共同的事业,在一起才变得更加强大。(我们的婚纱照)我们有说不完的生活,吵不完的工作。
我们一起经历冷冷清清,一起经历风风火火,才会一起享受更好的生活。
好在我们有稳定的生源,一切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糟糕,回血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
年底,我们盘下一家美容院,由我来经营。老杨还是继续负责培训学校,哪怕有风险也可以互相扶持。我知道,每一次新的开始,都注定头破血流,但我已经有了刮骨疗伤的经验。
(出去旅行的照片)我相信,每个没有名气的普通人,都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名字,创造属于自己的荣光。
单打独斗能做到,携手前行亦可以。
如果你也能遇到一个愿意和你携手同行,一起奋斗打拼,过更好的生活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口述:古玥
这是记录的第11个真实人物故事。
我觉得,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拥有感动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把你的痛苦讲述出来,你就会减少一份痛苦;
把你的快乐分享出来,你就会得到两份快乐。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请发私信给我
小鹿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