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送外卖,博士当销售,内卷时代如何破局

白癜风会扩大吗 http://m.39.net/news/a_7240009.html

今天来聊聊“内卷”。

自媒体时代信息洪流纷纷扰扰,本科送快递、硕士跑外卖、博士当销售,类似的标题党时常刷屏,似乎社会的“内卷”已经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

什么是“内卷”,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质变的量变、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干货的灌水、没有创新的爆肝、没有利润的业绩等等,压得人喘不过气。

有人想“逃离北上广”,用田园牧歌冲淡内卷的焦虑,可这并没有用,因为“内卷”这一概念本就是来源于农村研究。

逃避没有用,如何直面内卷,历史的经验教训太多太多。

比如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

第一批人类远渡重洋首次登陆时,岛上森林资源、野生动物丰富。人们在此定居、开发,渐渐有了文明、信仰,鼎盛时期建立起了庞大的雕塑群。

但复活节岛的面积只有多平方公里,一千年前,自然资源被繁荣的文明消耗一空,文明陷入了衰弱中。渐渐地,人类忘记了曾经的航海技术,只能困在一无所有的岛上,在内卷中走向灭亡,只留下神秘的雕像静静地述说着他们的悲剧。

相反的例子是中世纪的欧洲。

自从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切断了古丝绸之路,欧洲人被封锁在了亚欧大陆一角,在宗教的疯狂洗脑与野蛮人的统治阶层压制下,文明崩坏,倒退入黑暗封闭内卷中。

直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逐渐传入欧洲,砸碎了固步自封的城堡,点燃了对探险的渴望。一批批船队带着不断创新的航海技术,意外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殖民新大陆,进而制霸全人类文明直到今天。

内卷,根源在大时代转型期所牵动的强大挤压力,落在了个人头上,引发了关于“安身立命”这个古老命题的恐慌与焦虑。

最终结局,是衰退灭亡,还是破茧而出,取决于我们如何认知科技,对待创新。

1、大停滞,内卷由何而来?

年,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

人类已经遭遇科技大停滞。

他回溯了人类科技史,认为今天绝大多数重大科技发明,如电力、汽车、火车、飞机、打字机、照相机、药品器材等等基本原型都是在年以前完成的。二战至今,除了计算机与IT行业,人类几乎没有划时代的发明。

对于今天目睹电子产品大爆炸的我们而言,这个观点太过猎奇,但不无道理。

比如在下面这张一百年前的人类想象中,年人类已经随时随地满天飞了,但年的我们大多数时候依旧趴在地上靠轮子行驶。

自大航海时代开始,在基础物理的突飞猛进推动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前沿科研进展就从高速狂奔变成了匍匐前进。

比如下面,年这张合影,把这些人的名字集合在一起,就是一本今天的物理教科书,这一代人往后,能进入教科书,划重点要考的就没有几个了。

前沿领域无法突破瓶颈,人类科研事业前方,蓝海就变成红海。科学家们的成就感与收益越来越低,很多被寄予科学重担的天之骄子,在现实压力下,纷纷逃离科研。

此前,深圳中学曝光了一份年新入职的“豪华”教师阵容。这份名单显示,年该校新入职老师共66人,其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很多是清华、北大,乃至剑桥、牛津的学霸。

一群博士不搞学术科研,不从事高科技行业,扎堆于少数财力雄厚的高中,引发了对于教育公平的担忧,成为了“内卷”的集中体现。

此前,在一场腾讯针对科学家发起的科学探索奖的颁奖典礼上,年青的获奖者们对丰厚的奖金激励感慨颇深。因为以往资源有限,奖励都是给有成果的大牛,青年科学工作者迫于“钱途”,不得不急功近利,没法专注于基础科研,去挑战更大的风险。

不只是科研人,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

留守空心农村的妇女,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就能慰藉生活的虚无;流水线上的工人,羡慕着被折磨的程序员群体而不得;办公室里的白领,希望走出写字楼去闯荡未知领域;在名利与科研间焦虑的科学家们,只求有一个免于世俗烦扰的学术环境。

这些要求并不高,但却因为内卷的客观存在,总是无法实现。

硕士博士枯坐办公室荒废一身武功、职场白领沉迷于勾心斗角虚度光阴、码农退化为流水线工人被系统榨干血汗、留守人群被困在底层农村无可奈何。

但转机也随着高新产业红海化、科技白菜化而到来。

2、产业创新,不再是精英的专属

开锁,是个不起眼,甚至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的行业。

湖南省衡阳市白云锁城,有位80后开锁师傅白云。曾经,他和其他开锁师傅一样,在各个小区间奔波,挨家挨户张贴小广告。

在物业保安眼里,开锁师傅如同见了猫的老鼠,一旦发现就是进行批评教育,甚至罚款等。白云为此感到羞愧,但只能这样硬着头皮撑下去,因为他还有家要养,有个偏瘫的姐姐要照顾。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