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查沁君
编辑1
一年前,“双减”意见正式落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走向历史。市场为先、粗放扩张的营销模式戛然而止。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原有格局被打破,新的教培行业生态正在重构。
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减少。据多地近期披露的“双减”工作进展显示,北京有证学科机构压减率超八成,无证机构动态清零,河北压减率高达99.9%。留下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提供公益服务;不适合“营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智能硬件、成人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合规业务成为机构转型的主要方向。此外还有“双栖”转型的探索者们,保留教育业务的同时,探索餐饮、直播等新行业的发展空间。
无论坚守、彻底转型,还是双轮驱动,这些机构都不得不开启他们的“第二人生”。
“一周年下来,机构的团队业务稳定性都得到恢复。但整个行业还处于深度的焦虑和转型中,没有明确方向的占多数。”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告诉界面教育。
在他看来,此前的K12学科培训是一个成熟的万亿刚需赛道,但现在情况截然不同。转型面临固有团队、资源跟新业务匹配度的问题,那些还在教育主赛道里做尝试的公司,“反而是最痛苦的”。
“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本质都有很强的民生属性。所以教育是一个值得奋斗的事,但它不是能产业化、资本化、证券化的事。”葛文伟称。
“素质教育难成主赛道”
素质教育是不少学科机构寻求转型的首选。
两者核心用户的重合度较高,教师、教室、生源的复用性较高。教培机构过往积累的部分经验可复制,转型成本相对可控。
尽管不是“双减”的直接打击对象,素质教育机构的招生也难言乐观。
近一周,界面教育实地探访了北京、上海两地部分区域的二十余家线下教培机构。受防疫政策影响,上海的培训机构尚未复工。北京线上、线下的学科机构皆处于闭店状态,素质教育机构是主流。
头部机构也在加码素质教育。
年下半年,新东方(NYSE:EDU)多地分校上线口才、绘画等素质类课程;好未来(NYSE:TAL)原“学而思网校”转型为素质教育品牌;猿辅导也在去年5月公开南瓜科学产品,并相继上线斑马美术、斑马音乐;作业帮则以小鹿为素质教育品牌形象,推出编程、美术、学习力等系列素养课。
“在整个k12教育的大赛道里,素质教育一直是个补充型的市场,很难成为一个新的主赛道。”葛文伟认为。
一方面,素质教育品类太多,而学生课余时间有限,细分赛道间的竞争激烈;其次,相较K12学科培训,素质教育的班容比要低得多,“从经营角度看,财务模型不是很健康”。
在“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大方向下,还有玩家瞄准了素质教育的进校市场。
“双减”落地后两个月,一家位于杭州的创业公司好多素教,由兴趣班优选平台转型成为课后服务商,并于最近完成新一轮融资。
好多素教创始人赵剑锋认为:“双减政策之下,50%以上的素质教育市场,将转移至校内课后服务场景中落地。预计三年内,市场规模会从双减前的多亿,爆发增长至亿。”
葛文伟对此表示赞同,“素质教育赛道大规模的项目转到课内是必然趋势,价格相对校外更便宜。但其本质是公益属性,加上较高的地域属性,要想做出规模化会很难,所以素质教育进校更多是为了生存。”
“职业技能培训是更广阔、更蓝海的市场”
成人职业教育也吸引不少玩家。
新东方在去年9月宣布回归大学生业务,对现有的四六级、考研、出国考试、职业教育四大业务板块进行课程及产品升级;好未来整合成人教育品牌“轻舟”,覆盖考研、语言培训、留学三大业务。网易有道(NYSE:DAO)成立“成人教育事业部”;作业帮上线“不凡课堂”;高途(NYSE:GOTU)更是喊出“以两年为期、考研行业第一”的口号。
从最新披露的教育A股半年预报来看,职教赛道业绩分化显著。
受考试延期和疫情防控影响,职教龙头中公教育(.SZ)预计上半年净亏损7.2亿-9.2亿,亏损同比扩大%-%。同位于职教赛道的传智教育(.SZ)、东方时尚(.SH)均实现盈利。
向职业教育转型后,高途一季度扭亏为盈,但营收规模同比大幅下滑超过60%;也有多家公司通过减少销售和营销费用实现扭亏或亏损收窄,但这难以说明机构就此转型成功,新业务的增长能力还需放在更长的时间内去验证。
尤其今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曾经的两大明星公司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月,自称“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的万门大学爆雷,其创始人童哲被指“卷钱跑路”;开课吧也在今年深陷裁员风波。
“职业教育赛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封闭且专业的市场,大量的教育公司转型至此,一定会挤压原有的市场格局。”葛文伟对界面教育说,“各家公司都杀进去的时候,甚至会把K12的一些惯用手法,如拉流量,带到职业教育赛道。”
当下的职业教育可分为两大类: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前者包括中高职教育,以公办院校为主、民办院校为辅;后者根据培训目的不同,分为企业管理培训(如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技能培训(如IT类等)、职业考试培训(如公考、教职、财会、司法及医护等),以民办机构为主。
其中,职业技能培训需要跟产业端相结合,对于原K12教育公司而言,其专业度和产业端资源都是一大门槛。
“所以大家一窝蜂地转到最容易做的考编考证赛道,自然而然就会面临今天职业教育赛道看起来火热,但实际上难出现所谓的亮点公司或项目。”葛文伟称,职业考试培训的单个赛道规模也非常有限,公务员考试是其中最大的细分赛道,规模也只有数百亿级。
在他看来,如果原K12机构笃定向职业教育转型,应该放到更长的时间周期里,向职业技能培训转型,“那才是一个更广阔、更蓝海的市场”。
“教育硬件要跟内容结合才有生命力”
在众多的转型动作中,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