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我,成大我”的员工精神《三国演义》这本著作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根据相关正史、野史及民间传说所写,描述的是东汉末年至晋国初期的一百多年战争纷乱的局面。其中,各种军事、政治斗争相互切磋制衡,人才辈出。我们从职场的角度来纵观整本书中的相关人物,会有一种“时势造英雄”的迭代感。提起这本书,很多人一定会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以及发出生死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又或者想到“百万敌军救幼主”的赵子龙,甚至是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但是,今天我要来跟大家聊一聊庞统这个人。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相信大家都知道司马徽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备,也在后续的征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庞统英年早逝,舍生取义,是为何?我们都知道,庞统在落凤坡上,被张任的士兵乱箭穿胸而死。这里不禁有个疑问,难道像他这样的大才子看不破这点小把戏?实则,庞统之死乃一心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为刘备攻取西川做马前卒,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刘备,一直以仁义名扬天下,在进取西川前,苦于出师无名,将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在与庞统饮酒的对话中,他说道:士元啊,你以为我不想取川地吗?我想,我比谁都想。可是我现在师出无名、取之不义啊!我就算攻下益州,得了川蜀,必定会尽失仁义,尽失人心,尽失立身之本哪。我们再来看看,庞统是如何回复的。主公之所以不敢取西川,是怕师出无名。主公请放心,我庞统,一定会让主公师出有名,而且,师是仁义之师,名是堂堂正正之名。我们从庞统的这段话中,足以看出他即将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川之名,为刘备攻取汉中牺牲自己,成全大局。最后,他也是这么做的。落凤坡上,庞统不躲不闪,被张任士兵以乱箭射死。随后,刘备以此为名,挥师西川,成功攻取益州,领益州牧。今天,我们从职场的角度来看待庞统之死,如果一个企业中有这样的员工,何愁大事不成、何愁企业发展?企业中,员工的“顾全大局”意识对职场有哪些影响?网上很多讲企业管理的培训师都会提到员工的向心力,企业文化,员工精神等因素。那么,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顾全大局”意识对职场有哪些影响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维护企业形象曾经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讲述的是某企业职工不愿为领导背锅的故事。有一日,公司领导、职员以及一位客户三人在餐厅吃饭,边用餐边讨论合作方案。席间,空气中突然传来一股“屁臭味”,顿时,三人心中似乎都明白了什么,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而公司领导却把目光锁定在这位职员身上,客户见领导这般,也将目光投向职员。职员见状,心里委屈的很,说:“不是我放的,不是我放的。”这时,客户转移目光,用有点匪夷所思的眼神看着公司领导。领导见状,尴尬至极,起身假装去洗手间。事后,那位职员被辞退。从这个案例中,足以看出这位职员是没有顾全大局的。因此,也成就了一句经典名言——“屁大的事你都担当不了,要你何用?”在职场环境中,我们面对各种场合,应该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维护好企业、领导的整体形象,方为大智慧。第二,实现业绩的飞速增长年,我从深圳总部调去天津开拓新市场,任部门经理一职。当时,从找办公场地到写字楼装修,招聘,都是我一手在负责。总部后来派来了几位“特差”协助,但大部分重要事情还需要自己做。兵贵神速,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就正式启动了项目,人员也已招聘了80%。在这里我需要提一下,当时公司是做企业咨询服务的。三个月后,我们的业绩很不理想,可能是初到这个地方,又或者不熟悉当地的人文,再者是我能力不行……总而言之,一个季度的时间过去了,总部对我们的表现很失望,并不断施压。我对待下属如同兄弟姐妹般,把这个情况与大家伙分析一遍后,其中,有两个主管主动找到我说:“蒋经理,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带领团队攻克难关,实现业绩的突破,不会让你为难。”自此,整个部门的所有销售人员每日主动加班,无怨无悔,气氛表现的异常融洽。而我,也陪着他们加班,或买点零食、水果,与所有小伙伴们并肩战斗。一个月,仅仅一个月,我们就实现了业绩的逆袭。当我把总部在“全国经理群”发布的表彰通知发到部门群时,底下一片喝彩。我知道,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全部门所有职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只因为团队内的每个人都有大局意识。第三,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我有一个朋友,年时,拿着10万元的积蓄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当时,我并不看好他。觉得启动资金太少,办不成什么大事。朋友找了个不算中心地带的写字楼租了下来,40多平米,然后买了三台电脑,一套办公沙发和几套桌椅板凳,公司就开张了。招聘时,还是我帮他去人才市场面试的,来了俩人。一年多后,朋友接了个比较大的订单,但是客户只付30%的货款,要等交货后才能付清全款。相信懂贸易的朋友都知道,他们赚的只是一个中间差价。可是,朋友找生产厂家拿货需要先给钱呀,但是对于手上没有余钱的朋友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单子不接吧,错失良机,接下吧,又难以下咽。正当万分为难之际,朋友公司的一个员工突然说:“老板,接下吧,我给您凑20万。”原来,他的那位职工家里很有钱,出来工作只是为了解乏。就这样,朋友得到了那位员工的帮助,公司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已是拥有近百人的企业了。我想,如果朋友的那位员工没有大局意识,也无法成就公司的今天。很多时候,员工身上拥有无限的潜能,只是没有被我们利用和发现出来罢了。如何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很多企业老板和高管都不一定知道,其实员工的“大局意识”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大部分老板们看到优秀员工的事例为企业做出贡献时,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又是别人家的员工”这样的感慨。我认为,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领导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屈人而不屈才身在职场,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在日常的工作相处中,总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这个时候,领导处理事情的方式,就决定了企业的氛围和文化。张超是公司的市场总监,有一次公司派他去外地客户公司出差,反馈说有一批货物出了质量问题。到达客户公司后,张超经过勘查得出结论,货物并非自己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而是由于他们员工操作不当导致生产出来的成品有少批量不合格的现象。但是,客户并不认可他的这个观点,把张超及公司里里外外骂的狗血喷头。由于是老客户,且这次的货物是与客户公司合作的一个新产品,肯定有磨合的过程。张超在客户那边受了气,回到公司把事情原委反应给老板后,为了大局着想,加之这批问题产品总价值并不算太高,老板要求张超背锅,并给客户道歉。张超不肯,老板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知道你受了委屈,但是,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如果这一次小事件让客户心里不爽后,那么今后将会损失更多。你去与客户道歉,为公司背锅,公司绝不会亏待你。”事后,张超听话按照老板的要求做了。没多久,他就被升为副总。在晋升大会上,老板对所有职工分析了张超事件的前因后果,着重表扬他为了公司整体利益,甘愿自己背锅的整个行径,一致受到了同事们的崇敬。在企业管理中,很多时候员工是能接受为公司无私付出的,关键点就在于付出是否有价值。而价值就体现在领导、老板处理这类事情的行为上。通过张超的案例,我们发现,公司老板在一定程度上让他受到了委屈,但是,并没有委屈他的才华和能力,并在后续中把员工所受的委屈用另一种形式弥补了回来,这样可养成员工事事为企业大局着想的文化。(二),言传身教,懂得适当庇护员工我常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职场也不例外。“护犊子”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但有时候,不懂得“护犊子”,将尽失人心。早前我从事销售管理工作时,对自己团队内的销售人员就相对庇护。记得有一次,公司的月度业绩总结大会上,我们组在全公司得了第二名,与第一名仅仅相差一个订单的区别。而那时候,我团队总共是8名成员,其中有一名成员当月0业绩。当时,那个得了团队第一名的销售组长对我团队那个0业绩的小女孩说:“你们团队还是非常优秀的,如果不是因为你0业绩,这个月的冠军组就是你们了。”小女孩那个尴尬啊,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她自知拖了团队后腿,很是愧疚。而我在一旁听了就非常不爽。心想,我团队的人还容不得外人来教训。于是乎,硬生生的怼了回去。说:“我们输了,是整个团队输了,绝不会像你一样把责任推给团队的成员,请说话注意分寸。”一句话令对方哑口无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团队的小女孩工作比以往更加勤奋,而我也明显感觉到整个队伍内部更加团结了。似乎我们所有人不再是为了自己的业绩而工作,而是整个团队的荣誉。END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否有“大局意识”,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家公司的管理者。正如庞统的舍生取义,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