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个春天来临,西安的就业也请温暖起来吧

白癜风的治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这两年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在疫情爆发的三年中不断攀升,大家找工作变得比想象中更难了一点。不管是在新闻中还是身边人的讨论里,都躲不开找工作困难这个议题。

相比新闻热搜和一线城市,西安这个内陆新一线出现求职难问题总是能慢一点。前两年沸沸扬扬的双减,从沿海一路震荡到内地,传到我大西安的时候,就像海浪拍岸一样逐渐衰减了不少力度。除了规模比较大的K12连锁培训机构外,并没有像一线城市那样,大大小小培训班全军覆没。去年的互联网大裁员也是同样,哀嚎遍野的惨状当时在西安也并不严重。直到今年,随着经济的继续下行,西安的就业市场也终于沦陷了。

求职者的典型特点就是向下兼容,所以一线城市就业变得困难之后,其他城市才逐步开始受影响,这个是大家都很容易想到的事情。毕竟大厂被优化的人才就会挤压原本中厂员工的求职机会,然后中厂员工再冲击小厂的。这个结果大家都很容易接受,真正让人难受的是,走到这个过程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大公司的招聘需求没有复苏起来,小公司又一个个站在悬崖边摇晃。

不同的年龄,在这个就业难的季节里,感受着相似的困顿。最近刚好在做人力资源相关的项目,发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努力通过政策调节促进就业,但是身边能享受相关政策的人大多都不知道这个事情,还是希望这些利民的举措可以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群,度过这个就业寒冬。

杨工是我好几年前就认识一个大哥,43岁的硬件工程师,之前因为项目的原因去苏州呆了2年,后来又辞职回西安,回到妻子和孩子身边。年后听他说要找工作,还觉得挺神奇的。因为他做的是高频电子这块,圈子还挺小的,跳槽基本靠熟人介绍,都是在小范围内来回跳槽,很少有他这个年纪的硬件工程师自己在招聘网站找工作的。

后来他给我说,他们整条产品线被裁撤掉了,叫行业内的朋友帮着问了下,也没有合适的岗位给他,只好出来投简历找工作。要知道硬件行业通常不太有中年危机,本就是3,40岁最出成果。

等我再次问他的时候,他已经放弃求职硬件工程师,转而成为了一名硬件行业的销售工程师。杨工说,家里还有即将小升初的孩子,不能几个月不工作,靠妻子一个人。好处是还在行业内,收入也并没有比之前降低,做得好了还能比之前更高;坏处是需要出差,运气不好了还得附赠几天隔离。杨工说,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还想继续做他做了20多年的硬件工程师……

媛媛是去年的应届毕业生,没能在实习单位留下,就自己找了家创业公司,做用户服务。姑娘是西安周边小城的人,在西安工作只能租房,但公司附近能租到的房子条件不太好,价格却不低。媛媛非常有魄力的,问家里借了点钱,贷款买了辆车,然后在市区用同样的价格跟几个人合租了个条件还不错的三居室。

工作没几个月,媛媛所在的创业公司就开始发不出工资了,但她的贷款还得按时还啊,她也不想一直靠着爸爸妈妈的接济,就重新去投简历找工作。好在媛媛的外形和个人能力都不错,加上对工资的要求也不高,工作倒是挺快就找到了。

但是媛媛的新公司也是一家初创公司,很快也出现了资金问题,暂时没法按时发工资。媛媛在那段时间一度非常失落,感觉自己运气很糟糕。还好她所在的公司很快就把工资补上了,到目前也没再次出现拖欠。而她在跟其他同学朋友聊天中才发现,没法按时发工资的情况,近两年竟是不少公司都存在的。

我生完孩子重新回到职场,也才不到2年。离开的时候,感觉就业环境很艰难,回到职场才发现变得更艰难了。因为生孩子导致的职场空窗期,当初找工作的时候多少有点随意。虽然不算是特别满意的,但想想能够回归职场已经很好了,等有更好的机会,再做考虑也不迟。

那是年的下半年。站在现在时间角度回想,才发现那是自疫情以来,求职市场最后的一个波峰。自年开始,找工作变成一个越来越不容易的事情。现在看来,短期内求职市场恢复生机似乎不那么容易,我大概会趁这个机会给自己充充电,等待下一个春暖花开的求职季。

我们三个都是这本求职图鉴中的非典型代表。还认识或知道一些裸辞或是被优化的同伴,求职几个月甚至一年多还未找到理想工作,与他们相比我们多少还算幸运。只能期盼这场求职市场的寒冬快点过去,等下个春天来临的时候,那些被冻起来的人才和岗位,都能重新野蛮生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