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加拿大值吗我是怎么说服自已进加拿大麦当

白癜风规范化诊疗 http://m.39.net/news/a_6185379.html

“在国内您也是一个小老板,一到加拿大之后好像这个阶层降低了不少,您觉得值吗?国内怎么说你也不会去麦当劳打工吧,这一点您是怎么说服自已的?”这是头条一位老粉给我发来的一则私信,今天回答一下。

首先:在来加拿大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我向前几年移民出来的两个朋友打听,一个在加拿大开出租,一个在新西兰工地上”搬砖“;也看了在加拿大的老卡和猴哥的视频,老卡开卡车,猴哥帮别人砍树;他们无一例外,出来之前都不是蓝领,诸多信息叠加提醒我,像我这种条件的人,出国后干点体力活儿似乎在所难免。

年4月23日我一个人来了加拿大,前3个月忙于租房、买房、买车、办健康卡、考驾照、测英语,日子过得很快,没来得想的工作事儿,但发现一起合租的室友不是在搞装修,就是在修围栏,或者在矿上打工,唯一一个武汉的小活子也没有去工作,而是准备去读书;在沃尔玛遇到一个来了好几年的女生,她英语还不错,但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种种迹象表明,体力活儿在等着我。

7、8月开始上免费英语课,在老师的帮助下写了一份简历,9月老婆和孩子也从杭州来了加拿大,开始感觉到了压力,要想法找份工作了。这时英语培训机构的课上完了,他们还给我安排了一份去超市免费实习的工作(上货员、6周,一共干了个小时,没有报酬),本以为实习结束后可能会给我工作机会,但是单位领导却说不缺人[除非上夜班(21:00-凌晨6:00),我没去]。

一晃半年过去了,兢兢业业、马不停蹄,还不要工资干了6周的超市都不要我,心里有点着急了,这时英语培训机构的人又给我打电话,说有个小超市招屠夫助理,问我去不去,当时家人还劝我不要去,说多半是在冷库工作,怕对身体不好,我说去看看,先试试,实在不行可以辞职嘛,去面试后老板还真要我了,并不是在冷库工作,而是在厨房切肉。

屠夫助理切肉

不知不觉就成了屠夫助理,工资比最低时薪多五毛,总算有了工作,终于可以和当地社会深入连接了,感觉还有几分得意。

虽然是切肉,但其实并不累,老板和同事对我也很客气(当时我还写了日记),但总觉得超市太小,同事又大多说阿拉伯语(中东人开的店),对英语的帮助不大,有些不甘心,就一边干一边投着简历,想换一个大点的平台,起码是说英语的。

但发现大多数招工单位都需要有职业认证,只有超市、餐厅、加油站、邮局、仓库、快递公司这些地方不需要认证,工资也都是最低时薪,稍微高一丁点儿的,就还要有从业经验和语言要求,只能望洋兴叹。

我就照着不要职业认证的挨个投了简历,少说也投了20个左右,都石沉大海,有一天突然接到了麦当劳打来的电话,无比欣喜,赶紧去面试并顺利入职了。心里还美滋滋的,因为比起那家中东小超市,还是高大上了不少。12天的屠夫助理生涯之后,顺利进入了世界知名连锁餐饮-麦当劳。

当我反过神来时,才发现这要是在国内,我是肯定不会来这里的啊,虽然麦当劳工作环境也不错,领导、同事也都非常友好,但这毕竟只是一份初级体力活儿,不需要动脑子,人人都能干得活儿啊,可是那又能怎样呢,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吗?先干着再说吧(还是继续写日记)。

在麦当劳大约干了两个月,得知一家电器行招人,去面试居然中了(仓库工人),但是干得并不顺(因为中间家人临时回国,我不能按照他们要求的时间段去上早、晚上班),被电器行给解雇了。就又回去跟麦当劳经理沟通,被他们慷慨地留了下来。

经过7个多月的观察,发现麦当劳来得也并不容易,虽然刚开始在众目睽睽之下拖地板、洗厨具、擦桌子、换垃圾桶、擦马桶也有些不情愿,但是看着经理、领班都在做,不知不觉也就习惯了,后来干得比谁都自然而勤快(自我感觉)。

麦当劳洗厨具洗完了的厨具换垃圾桶要倒掉的纸壳

如今不知不觉在麦当劳已经快一年了,中间也想过要换地方,还试着投过几次简历,但都没有回音;只有一家汽车行招销售,通知我去面试了,多半是因为我的英语不行,也没了下文。

细一想:即使换一份工作,工资和工作性质也都跟这里差不多,索性也就没在投简历了,在麦当劳的进进出出,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在这一年多里,遇到很多新移民,有的去中国超市收银、摘菜,有的去越南、日本餐馆帮厨,也有的在中餐或西餐厅当服务员,还有一些人送外卖、购物跑腿,收入也都差不多;极个别人找到了还不错的工作,但他们的英语较好,有特殊技能,例如电脑维修、机械维修。

目前在这座城市至少还有另外3个中国人也在麦当劳上班呢,我并非个例,再说麦当劳本来也不差嘛,我很坦然。我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说服自己的。

现在回答“阶层降低了不少,您觉得值吗?“这个问题:

阶层降低好像并不觉得,虽然在国内是要光鲜很多,日子确实比在这里要轻松,但是国内圈子的人并没有都跟着过来,虽然国内大多数朋友也都知道我在这里干什么工作,但是由于物理距离比较远,对他们的反应也就全然不觉,毫不在乎,而且我相信国内大多数的朋友也都理解,初来乍到,吃些小苦头也都是正常的。

现在完全生活在一个全新环境里,周围的中国人好像都差不多,本地人又还不太熟,没有感觉到谁的阶层比我高,我又比谁的阶层要低,没有参照物,也就得不出这样的社会比较结果。拿我的左右邻居来说,一家是给饮料公司送货的,男的60多了还天天跑好几百公里,女的是超市收营员,也没见他们宝马雕车香满路,开的还是80年代的二手车;另一家是大学教授,也是天天在家做饭吃,去温哥华、多伦多、美国都还要自驾,并没有买飞机票,路途那么遥远,多辛苦啊,看不出他们的社会阶层有多不同。

才来1年多,“觉得值吗?"还不好下结论,就目前来看,我觉得还是值得的,这一年多的人生体验很丰富,要是不来,也就无法经历,也就不知道加拿大的职场、就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我在国内是做旅游的,那家公司还在,但是目前基于处于停滞,期待疫情过后能有所改变;当务之急是把英语学好一点,去上个学,拿个证书,出来再找其它工作,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起码也得2年以后,期待逆袭的那一天。

不想来加拿大的朋友我不劝你来,想来或正在路上的朋友别犹豫,抱着一颗平常心,多做一些心理准备,来这里一切都得从新开始;相信那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

感谢您一路以来对我的支持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