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强战略合作伙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授课”、“原价元青少英语VIP套餐现价仅售”……看似“高大上”的头衔和“闪着光”的名校师资,实则可能子虚乌有。6月10日,为全面规范深圳市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代号为“利剑”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检查,执法行动当日,共检查家教育培训机构,其中涉嫌存在违法行为的有41家。
▲“利剑”执法行动现场。
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暗黑套路曝光
近年来,电梯里、大街上、地铁里、媒体平台中,人们目之所及之处,铺天盖地的宣传战里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从不缺席。
▲深圳地铁里的校外培训机构广告。
“这几年来,我每年光在孩子的英语课外培训上就花费2万多元。”深圳市民陈女士的儿子刚刚小学三年级,她告诉记者花钱培训不图别的,就冲着孩子能跟“镀过金”的老师们学习,但去过好几个机构,质量都是层次不齐,直言感到教培行业“套路多”。
陈女士不是个例,近年来,不少家长都反映遇到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虚假宣传、退费难等情况。晶报APP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年全市接收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1.01万件,年仅第一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达到件,同比增长%,在服务类投诉举报中排名第4。
▲“利剑”执法行动现场。
6月10日下午,在福田区某英语培训机构里,记者见到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稽查局(以下简称“市市场稽查局”)执法人员正在逐一检查该机构的证照、人员信息及宣传资料。
“这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宣传资料上宣称自己和数十家世界强企业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检查发现,其实际上只是向部分公司卖过线上课或者有过培训服务。”市市场稽查局价监公平处执法人员郭铭新告诉记者,该机构还存在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机构实力、虚构学生成绩、用户评价不真实等涉嫌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记者注意到,该机构仅培训过龙岗区坂田某知名企业员工协会,就在招生宣传中夸大为和该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部分被查资料显示教师履历不实。
▲部分被查资料显示教师履历不实。
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教师虚构学历或者虚构教学资质等现象。这种现象在培训机构宣传话术中并不鲜见,比如,上个月被顶格处罚万元的深圳市蓝天教育培训学校,在其宣传中“教研团队85%的老师来自、大学”,而事实上这个比例仅不足15%,人的教师队伍中仅有18名教师来自、高校。
“VIP小课原价0元,活动仅需元”这样的广告常常让家长们见到折扣就痛快打开荷包,但实际上这也是许多培训机构的套路。经执法人员核实,这家机构之前未有销售过该课程套餐,涉嫌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的价格违法行为。
深圳3家机构顶格处罚万,另41家被调查中
今年5月,市市场稽查局已对深圳市思考乐、蓝天、邦德3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立案调查,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行为分别处以顶格罚款,共计万元,打响了深圳市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第一枪。
记者了解到,此次启动的“利剑”行动由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市场稽查局局长洪隽任总指挥,市市场稽查局7个处、10个辖区局全面参与,通过市区两级联动、全市统一执法,通过线上摸排教培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