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师一定要懂的课程设计丨九大元素让你轻松开发课程
培训力就是影响力!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费朝祥老师,今天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关于课程设计那点事。我们说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构建一门课程的形式与结构。它是基于对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这两种层次指的是广义层次和具体层次。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乐训共享丨费朝祥老师美国教育家泰勒认为,有三种基本的资源依据已被人们用来作为进行课程决策的选择基础。这三种资源依据是:有组织的学科内容、接受课程学习的学生、社会。究竟选择哪一种资源依据作为课程决策的主要或唯一的基础,基本上取决于设计者关于课程要面对谁,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起什么作用。
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
第一要素:目标
课程目标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它们经常是通过联系课程内容,以行为术语表达出来,而这些术语通常属于认知范围。
在我们所熟悉的一般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最常用的有如“记住”“了解”、“熟悉”、“掌握”等认知指标。
至于“分析”、“应用”、“评培训课程设价”等较高级的认知行为目标,显然也是可以表述出来的。
但是,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在情感领域中的目标,如价值、信念和态度等,虽然也可以在课程的设计中设法表述出来,但在实际中通常被忽略。课程目标在不同企业或部门、同一企业或部门的不同阶段和背景下也有所不同,即培训的需求是变化的。
第二要素:内容
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有两点尤其重要,这就是范围和顺序。顺序指内容在垂直方向上的组织。范围指对课程内容在水平方向上的安排。范围要精心限定,使内容尽可能地对学习者有意义并具有综合性,而且还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安排。
第三要素:教材
教材要以精心选择或组织的有机方式将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培训者。在学科课程中,教科书是最常用的教材,也几乎是必备的,在教科书的选择上,主要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强。
以为销售部门编写的培训教材为例:以促销活动为背景的培训,培训教案重在活动细节的量化设计,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想演练,确保促销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企业文化作为培训主题,培训教案侧重在如何达成积极向上团队共识,振奋士气的设计;
以提高销售技巧培训主题,培训教案则应更侧重于情景互动的设计,内容应是贴近终端,源于终端,才能让导购员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改变不良的销售心态;以行业市场为主题的培训,培训教案则侧重于综合内容设计,内容以拓宽视野,导购充电,提高自信力等为主。
乐训共享丨费朝祥老师第四要素:模式
课程的执行模式,主要指的是学习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旨在促进培训者的认知发展和行为变化。
第五要素:策略
一个被普遍运用的教学策略是“判断——指令——评价”。在这一策略中,培训师分析学员的学习进展情况,判断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对学习顺序的下一个步骤作出指令,当学员完成指令后,培训师作出评价,确定他们是否掌握了课程设计的学习内容。
第六要素:评价
学科课程的评价重点放在定量的测评上,衡量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例如,在报告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时,常常用诸如A、B、C、D等人们假定能表明某种程度的成就的字母等级表示。
第七要素:组织
除了集体授课制以外,分小组教学也经常被课程设计者运用,分组教学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某种可能。
第八要素:时间
课程设计者要巧妙地配置有限的课程时间,培训师要使学生在整个课程执行期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把课堂时间看成是最有价值的。
第九要素:空间
这里的空间主要是指培训师室,还有一些特殊的空间可以利用。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研讨室、调研场所,运动场等。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