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每一个零件做到

「本文来源:贵阳日报」

盯质量、作分析、做改进、巡生产线……8月31日,在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产品主管工程师鲁赵胜和往常一样忙碌。“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提升发动机整机和系统零部件性能、分析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只有不断提升发动机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实现更安全、环保、节能。”鲁赵胜说。

鲁赵胜是安徽淮南人,年来到贵阳,入职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产品技术科。那时,他除了负责发动机的技术攻关工作外,还主动牵头负责工厂前期基建问题的整改,以及产品技术科拆解室的设备、工装辅具技术招标和电气线路规划、改进,助推工厂相关基建项目按时交付使用。

年,在新工厂、新设备、新人员、新技术磨合阶段,发动机产品突然出现啸叫、异响等棘手问题,为了不影响产品交付,鲁赵胜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不分昼夜地对可能产生异响的几十种原因逐一分析,并一一验证。经过一个多月艰苦奋战,大家最终找出问题为供应商提供的齿轮加工不合格所致,并及时解决了异响故障。此后,鲁赵胜举一反三,收集整理其他汽车企业的相关经验,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出NVH检测技能手段和判定标准,有效提高了对不合格产品的检出能力。目前,工厂内部实施每天4台次的动态NVH评审,避免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出。

“不要怕困难,困难都是能解决的。”这是鲁赵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既是鼓励自己,也是勉励他人。

年2月,吉利集团对公司进行SOP审核,此项审核直接关系着工厂产品是否能够批量生产和销售,由于审核时间紧、任务重,为了顺利通过审核,鲁赵胜与同事在为期一个月的排查中,几乎每天加班至凌晨,对产品的每一道工序流程进行再划分、再精解,一次次到生产现场采集作业图片、验证工时的准确性,确保此项工作顺利通过审核。

“没有完美个人,只有优秀团队。”鲁赵胜深知这个道理,主动将所知所学分享给他人。为了快速提升新员工技能,他编制了15份技术课件,利用休息时间对新员工进行了多课时的培训,并与15名员工签下“师徒协议”,目前这些员工都在关键岗位和特殊岗位独立上岗;他的徒弟们在公司举办的第一届“发动机排故技能大赛”中包揽了前四名。

据统计,自工厂成立以来,鲁赵胜牵头或参与公司级重大改善项目4项、日常改善项目多项,处理市场疑难问题20多起。

入职公司后,鲁赵胜先后获得吉利汽车集团第三届发动机装调大赛一等奖、集团技术操作能手、优秀党员、最美团队协作者、动力制造系统文化先锋、全国发动机装调大赛优秀奖等荣誉,并于今年荣获贵阳市、贵安新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每一个零件做到完美。”鲁赵胜说,来到贵阳这些年,切实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环境宜人、发展迅猛,拼搏奋斗的贵阳人用勤劳的双手建造着更美丽的家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能用实际行动为贵阳的发展建设、为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蔡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