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是你可以随便计提的吗

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www.bdfzkyy.com/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存货准则第15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存货准则第十九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两个应当似乎在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做两件事,第一,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第二,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必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事实是,有多少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所有存货确定可变现净值,又有多少企业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准确,影响损益的存货跌价准备可以随便计提吗?一、首先明确,你的企业执行哪个会计准则如果企业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不能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里的用词是不能,没有选择性。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以,如果你的企业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企业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如上文所示必须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必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二、可变现净值是现金流的概念笔者在培训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问到为什么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要用其生产产品的预计售价减去预计的销售费用和税费再减去至完估计发生的成本。这很好解释,可变现净值本来就是一个现金流的概念,如果材料计划要直接销售,销售材料时就会产生现金流,确定其可变现净值直接用估计的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税费;如果材料是用于生产产品的,直到销售用此材料生产的产品时才会产生现金流。三、估计的销售费用、估计的税费、至完工时估计发生的成本是抵减的概念解释可变现净值是现金流的概念时,笔者说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要用其生产产品的预计售价减去预计的销售费用和税费再减去至完估计发生的成本,实际上不太准确。现金流即指现金流入也指现金流出,可变现净值是指现金流净值,净值是现金流入经现金流出抵减后的净值。如果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在同一会计期间或者说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以时间间隔上比较短,在一年之内,可以直接利用减去的概念,如果时间间隔超过一年,直接用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恐怕就不太合适了。存货准则规定的可变现净值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准则对可变现净值的规定直接用的是减去,但存货准则应用指南使用了抵减的概念。区分减去与抵减只是笔者的思考,各位读者如果有其他意见,可以探讨。四、可变现净值是现值的概念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赖于企业估计存货的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预计税费、预计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要区分两种情况:第一、预计材料生产的产品在一年内销售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的现值-预计销售费用与税费的现值-预计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的现值,由于产品在一年内销售,不需要考虑时间价值,所以:可变现净值=预计的售价-预计的销售费用与税费-预计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第二、预计材料生产的产品超过一年销售这种情况应该考虑时间价值,可变现净值应该用现值计算,即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的现值-预计销售费用与税费的现值-预计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的现值。五、估计的数额都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金额在预计的销售时点的售价估计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售价,如果已经签订合同,最有可能的售价就是合同约定的售价,如果没有签订合同就是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如果没有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就是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六、计算可变现净值的每一步都需要资料支持可变现净值=预计的售价-预计的销售费用与税费-预计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这个公式涉及到的每一项预计都需要资料的支持,预计的售价为什么是最有可能的售价,预计的销售费用与税费是否合理,预计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所依赖的销售方的成本资料是否齐全。所有这些预计都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是否能预计合理也存在不确定性,可准则要求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都要确定可变现净值,也就是无论是否发生减值迹象都要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可变现净值。这对企业执行存货准则的要求就很高了。要求高了,就能做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