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说明:年6月21日,我在杭州参加雪球调研团,对通策医疗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只陈述我对企业的理解,不作为交易建议。是否买入或者继续持有通策医疗的股票,请投资者自行判断。
通策医疗一直都是A股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只股票,不仅仅是因为涨幅较大,其一直高企不下的市盈率也是经常让人感慨不已。过去十年里,通策医疗的滚动市盈率长期保持在六七十倍。而年以来,通策医疗的股价上涨超过7倍,目前的滚动市盈率已经达到了倍(年6月28日)。
通策医疗虽然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市盈率,但达到倍的情况也是年之后从未出现的,这一方面与年的“赛道”热点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过去几年,通策医疗一直持续保持着超过40%的利润增速(年受疫情影响除外),和超过20%的ROE的结果。市场热点与企业经营的长期向好结合在一起,才有了今天通策医疗多亿的市值。
年下半年,到处都是有关“赛道”的声音,但在今年春节后,很多去年的明星股出现大幅下跌之际,“赛道”这个词出镜率已经大大降低了。退潮之后才发现谁在裸泳,几个月时间里,某些“赛道”就已经现出了原形。而通策医疗虽然也经过了二三月份的快速下跌,但随后便强力回升,又重新创出了新高。
在对通策的调研中,确实也直接感受到了口腔医疗的行业优势。与其他医疗行业相比,口腔医疗的技术相对稳定,受某些新技术或新药品的影响较小,有效保证了公司的毛利率长期居于40%上方。而在竞争层面上,医院缺少积极扩张的意愿,医院则普遍无法实现规模和利润的统一,对通策现有业务的竞争威胁并不大。可以说,口腔医疗是个货真价实的好赛道,但在这么好的赛道上,真正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却只有通策医疗一家,这证明了一件事,再好的资源也是事在人为的。
事实上,过去这些年来,很多企业都在进行口腔医疗的全国性布局。但这些企业在全国化进程中,普遍采用的是类似于快消品式的扩张模式。看起来遍地开花,全国到处都有分支机构,但医院毕竟是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很多公司的布局,都是靠着高昂的广告费去吸引客户,销售费用动辄就超过营业收入的20%甚至更高,这严重侵蚀了应有利润。
而通策医疗的经营基点医院,公司通过总院+分院的模式,把在杭州的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坚实稳定的发展节奏,逐步扩展到浙江全省。目前虽然通策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进行了一些投入,但这些投资都是比较慎重的,而且很多目前还在上市公司体外培育,要等到具有一定成熟度之后才会装入上市体系中。
对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做到一定规模后,让其加快发展速度是容易的,而让其主动克制前进步伐则更为艰难。通策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放弃了不少并购的机会,其发展主要靠的是内生增长,这也是资本市场给出较高估值的重要原因。
通策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好牌,然后一直在围绕着这张好牌不断去延伸自己的优势,看起来发展的速度并不快,但每一步都很坚实。目前通策在浙江省内的布局已经如“蒲公英”般遍地开花了,医院都能在开业当年便实现盈利,这是厚积薄发的回报。
对投资者来说,当前最主要的投资顾虑还是在那倍的滚动市盈率上。毋庸讳言,这个估值肯定是比较高的,后面要想保持住甚至进一步提升目前的市值,通策就需要有足够快速的业绩增长,来尽快降低市盈率。
从浙江省内的布局情况来看,通策已经具有了很好的确定性。但走出浙江,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原有强势品牌,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医院,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相比之下,杭口的品牌优势将不会有在浙江这么大,这不但在获医这一关键发展节点上会出现效率问题,更会加大对销售费用的依赖。从现有案例来看,通策在浙江省外的毛利率只有浙江省内的一半多,这是与人工和销售成本的提升直接相关的。
目前,通策医疗已经在品牌积累、人才团队、供应链管理和教研培训等多方面占据了国内口腔医疗的先发优势,公司对未来的发展节奏还是以稳为主,所取得的成绩是扎实的。只要经营得力,估值的事还是交给时间吧。
作者:朱酒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