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滂沱中的80后创业者我没有资格躺平

unsplash

年的夏天,我所在的城市炎热无比。各种本地的媒体隔上两三天,就会更新“雨又来了”的最新气象发布。而与此同时,南方正遭遇着大旱。“一边涝死,一边旱死。”人们似乎已经懒得去追究造成这鬼天气的原因,懒得去抱怨恼人的天气。一如朋友们见面,很少再去提及“最近工作怎样”的话题,对一些问题的讳莫变成了一种互相成全的体面。

年初,教育部公布了“双减”成果:原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个,压减率为92.14%;原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07%。89.6%的教育从业者何去何从,成为大形势下的生存命题。

时间好像忽然变慢,人们就像塞伦盖蒂草原上的动物飘零在水草与水草之间。这“岁月静好”的背后却是“适者生存”的残酷挑战,尽管我们中的很多人,还不愿立刻承认这一点——这是一场行业内的竞争,也是关于人生修炼的课题。

我们都在大雾里寻找出口

不出意外的话,随着季节更迭,眼下的雨季会过去,旱季也会过去。等待它们过去,似乎成了教培行业里大部分人在这个夏天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

我们感受到的是一场大雨无差别的倾盆而下,远处和近处的灯光次第熄灭。尽管如此,一些人却仍选择了奔跑,只是这种外界看起来更像是“蒙眼狂奔"的努力最终能带来些什么,人们已经不太敢去追问那些未来预期的确定性了。一时间,目标失去了,只剩下理想。

长沙的李颖就是参与这场“红皇后效应”快跑比赛的人之一。从年开始创业,这位一度统辖家校区的80后教培企业CEO,认为自己刚刚从去年的“人生最低谷”中踉跄着走出来,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选择,“唯独的,我们这代人没有‘躺平’的选项。”这种雾蒙蒙、雨潇潇的悲壮感贯穿了与他对谈的始终。

相比于年“无数次在半夜惊醒过来”的日子,如今的李颖显得平和了许多。那时候,他经常性的自问自答:“你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三十年的品牌在你手里倒掉吗?”“不能,当然不能。”李颖所任职的小新星是一家创建于湖南长沙的老牌英语教育机构,曾经一度拥有超过个加盟伙伴,多个合作校区。作为CEO,李颖陪伴了小新星十五年。

在湖南省教育部门公布的“双减”成绩单中,截至年底,全省线下压减机构余所,压减率达78%;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或转型,压减率达到%。

李颖现在每天都会在社交圈发1至2条动态。“这样做,是要让团队知道我在做什么。”李颖知道,他需要稳下阵脚来,让周围的人确凿地知道,他没有跑路,还在坚持。

每天早上6点起床,查收邮件,浏览数据。7点到9点记录下当天的灵感,写一写马上要录制的短视频文案。9点到11点打两个小时篮球。中午给他领养的10只猫、2条狗喂食,陪它们说说话。下午的时间基本在录制视频、剪辑,偶尔也需要他出席一些工作会议。下午5点开始,风雨不误的跑步两小时。晚上绝不应酬,用八点到十点的黄金时间做线上分享、直播、连麦。凌晨之前,把一天的数据复盘,为第二天的内容创作做准备。

这就是李颖年里的生活轨迹。

图源:《南方车站的聚会》截图

这一年里,他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比以往十年的总和还要多。在新世界里,他重新成为了一名进取者,更难得的是,换取了内心略微的安宁和一缕关乎未来的希望。过去的十多年里,小新星在他手里一度拥有过很好看的数据,他也被认为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创业者。如今,水落石出,这支在风浪里漂泊了三十多年的船队,被迫要调头,甚至是压缩掉一半体量。在过去的数百个黑夜里,李颖真实的感觉到了一种害怕。他害怕一度紧紧攥在手里的东西,眼见它崩塌。

断臂求生是必须的。在疫情期间,李颖和他的小新星成了第一批“卸包袱”的人,他们主动谋求缩小扩张规模,兼并一些盈利率低、口碑起不来的校区,撤并市场团队,减少非教学人数。然而,退费潮还是如期而至,一些骨干和多年伙伴也在这个期间选择了离开。

回想那段日子,李颖拒绝接受用“众叛亲离”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状况。然而,“这三年间的孤独感前所未有。”当茫茫然四顾,周围没有再愿意风险共担的人,伙伴一个接一个迫于压力选择离开,“即使再强大的人,也会感到害怕。”

而在此之前的经历,让李颖从未体验过这种害怕。

每一代人都有让世界变更好的使命

年,少年李颖第一次踏上英国的土地。站在牛津、剑桥这些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的门口,懵懂的李颖决定了“长大之后要改变世界”。年回国,李颖一头扎进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低幼龄英语教培行业。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旋即录制了三十首英文歌,教给学生们唱;他还亲手设计阅读绘本,读给孩子们听。“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唱会跳、能导会演。”彼时的李颖在商海里游刃有余。

那些美好记忆,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会顺着微弱的光,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小盒子。李颖和他引以为豪的企业文化价值,让小新星快速扩张。年,小新星被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诺亚舟集团收购;年,小新星又被摩根士丹利私募股权亚洲投资公司收购。他和他的企业一时之间似乎拥有了光明的未来。

“我每天都要往前奔跑。”日复一日的长跑,成了李颖雷打不动的习惯。“哪怕有伞,也要比别人跑得更快些。”强调竞争的李颖在对话过程中,一次又一次举杯,押一口水,这是他常年跑步留下的身体反应。然而,喝水这个动作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他的一种精神依赖:“哪怕食物短缺,哪怕只剩下水,也可以让自己扛得比别人更久一些。”

图为受访者本人提供

在最茫然失措的时候,李颖用开会给团队打气。学校的老师们一下子失去了安全感,未来会发生什么,无人知晓。没有时间留给他去思考这些。他的本能反应是:砸锅卖铁,无论如何要让企业活下去。那一刻,“就像一颗核弹突然爆炸,留下一片裸露而原始的地貌。”人们似乎一下子要回到起点,赤膊上阵,为生存而战。这不仅是场行业的角逐,更是一场人生挑战。

看不清前路,人们才会小心翼翼地探着步子,尽可能多地聆听动响,察觉随时而来的危险和机会。还是有一些好的变化的。多年积累起来的战略取舍力让李颖和团队始终专注于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在那些地方拥有了长期的口碑积累,这些像城砖一样,能让他们在风雨中站得比别人稳一些。留下来的团队也因为外部的“围城效应”关系趋于紧密,脆弱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把人们聚在一起。

慢慢地,李颖不再甘于徒劳式的安抚,而是选择用行动去传递坚守的价值。“与其反复劝说周围的人不要担心,不如自己先行动起来给他们看。”李颖给自己选的新赛道是短视频博主。他还要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去新世界里闯一闯。在他的心里面应该存在着一个理想世界,而对于行业运转方式、人的处境的重新理解,使得那个“理想世界”扎根于可行性的土壤之中。

图源:《肖申克的救赎》

事实上,在李颖之前,相当一批教培从业者先行转战直播。年“双减”落地后,大量教培人有的发布知识类短视频,有的直播卖课、卖书,有的纯粹成了带货主播;年,随着“东方甄选”出圈和爆红,更多教培人转战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教培行业每半年新增数百万主播,CTR、GMV、UV、ROI、CTR、CVR这些原本陌生的词逐渐成为教育主播们熟悉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