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纠纷多发,法官提醒谨防圈套

白癜风是怎样发病的 http://m.39.net/pf/a_4357466.html

信息时报讯(记者何小敏通讯员刘梦薇)开心地交了学费,却发现合同条款里“暗藏玄机”。记者从广州互联网法院获悉,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在线教育”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件。

据介绍,报考的课程类型中,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78件,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37件,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商务英语、英语口语、财务英语教育培训)31件。此外还有艺术类、情感挽回等课程。

这些案件中,其中人开通学费分期贷,占比81.7%;98人反映报名课程是因接到了电话推销;11人未被审查学历即被推销人员劝说报名本身学历并不能参与的考试培训课程;还有多家被起诉的在线教育机构本身竟无教学资格,还宣称能帮伪造“毕业证”。这些案件暴露出在线教育行业存在的不少问题,如不能得到切实解决,可能会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典型案例

分期支付很“贴心”诱导贷款有“陷阱”

年初,A机构的廖老师劝还在犹豫的小黄赶快报名,否则“初中以下学历招生补录政策与自考档案通道即将关闭”。小黄在交了预付款后,为无法负担高昂的学费而苦恼,廖老师又贴心地提示他不需要一次付清,在A机构报名就可以享受“分期付”学费。还没有搞清楚课程费用分期支付和分期贷款的区别,小黄便稀里糊涂地开通了“分期付”。因所贷金额数与应交学费金额一模一样,小黄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被贷款”。且在小黄忽视的合同角落里赫然写着:“学员缴费前请谨慎考虑,报名后无法定或约定情况,培训机构不予退费。”

学习一段时间后小黄发现他的老师并不太负责,对他提交的课程作业、提出的问题,老师总是爱答不理。随着时间愈久还款压力也越来越大,小黄在了解更多之后发现,分期付款原来是一种信用贷款,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课程费用分期付,需要负担较高的利息,且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可能影响他的个人征信。小黄回想报名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A机构不仅对他报名诱骗、诱导贷款,且教学质量差,遂愤怒地将A机构告上法庭。

套路大“揭秘”,擦亮眼睛谨慎选

第一层,以夸张广告吸引眼球、制造焦虑。

某些在线教育机构会通过大量投放广告弹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