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进化论如何极大化企业价值全员赋能产品

中科爱心救助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周丹: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院长、首席人才测评专家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生态与人才战略教授、MBA中心主任、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秘书长董祝秀:精锐教育高级副总裁、巨人教育CFO这是一刻talks×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HR进化论系列分享。为了实现对公司业务的强力支撑,HR部门应当运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运作人力资本。那么具体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力资本?如何对不同的人才结构进行投资?如何结合商业模式制定合适的人才策略?这一期的《HR进化论》将邀请精锐教育高级副总裁、巨人教育CFO董祝秀先生,分享他的见解。文章共字,阅读需要18分钟周丹: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内原创的人才管理对话节目——《HR进化论》。本节目由一刻talks、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联合出品。我是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的周丹,这位是我们的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周禹教授。周禹:大家好我是周禹。周丹:这位是我们本期的分享嘉宾,精锐教育高级副总裁董祝秀董总,董总拥有多年的CFO和CHO管理经验,相信他今天的分享会大家带来很多启发。董祝秀:大家好,我是董祝秀。周丹:董总,我们都知道,您所处的教育行业是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在这样的行业里面,显然我们整个人力成本占了整个经营成本非常大的比重,从财务的角度怎么体现我们HR价值的最大化,以及站在整个企业经营的角度上,如何看待我们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产出比呢?董祝秀:我认为,如果要实现对公司业务的强力支撑,HR部门就必须着力于人力资本的运作。而人力资本是可以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进行运作的。教育行业的产品是什么?就是人,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我们的老师,都是人,对吧?所以说教育行业就是靠人在驱动。只有把人力资本运营好了,充分发挥他的价值,才能把企业的价值真正给提升起来。周丹:从人力的成本到人力的资本,这中间只差了一个字,但事实上对我们的理念、观念,有非常大的挑战和变化,这中间您认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董祝秀:这个变化非常巨大,现在许多企业依然是把人力算在成本下的。算在成本下的话,你更多的是在想投给他的钱有可能是沉没的,我们从财务角度讲叫沉没成本。但是如果你现在投下一笔钱是一种资本,那其实你是做了一个投资。如果我们来讲一个案例,我们在教育行业,它的薪酬激励体系是非常关键的,薪酬激励体系其实区分为前端跟后端,前端的比如说市场跟营销端,后端老师、教师、管理人员,他们的薪酬激励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用统一的薪酬激励模式,肯定就变成成本了。你的薪酬制度,只有对我们想要的行为做激励,才能达到我们实现的人力资本,也就是我们的投入真正形成产出。周丹:您前面提到我们HR,像产品经理一样,来运作我们的人才,运作人力的资本,有没有什么好的例子可以跟我们分享?董祝秀:前段时间我们把我们公司员工在公司的生命周期,做了全面的梳理。相当于产品经理一样要做一个产品,从思考这个产品怎么开始设计,到产品的原型,再到最后产品出现,销售上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甚至还包括产品的售后,我们其实也是这样对待员工的,从最开始进入到公司,到最后离开公司,期间所有的细节,全部打通。相当于员工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及对应这个生命周期的所有福利、培训和晋升。董祝秀:我们把人当成产品来运作,认真地对待他,关爱他,如此他才能把最大的价值贡献给公司。因为教育行业特别依赖于人,尤其是老师,我们只有对老师充分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