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有写到,跟同事们聊天的时候,大家让我分享,我是怎么在3年做出来+人团队的,其中有说到一个细节,就是我一定会在做团队之初,提前搭建整个团队的培训体系架构。
这时候就有同事说:明亚总公司分公司那么多课程,你为啥非得搭建自己的培训体系,直接用公司的不好吗?
我回答说:对于我带团队的要求,还真的不行。
原因如下:
明亚被誉为是保险行业的“学习委员”,它的培训课程,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多。不仅是总公司,分公司层面有培训,各营业部、各团队内部,也大多有自己的培训课程。
明亚人更是奉行“专业致胜”,学习保险条款,听各种保险课程、讲座,补充保险相关行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医学、法律……
所以很多人说,想要变得专业,来明亚绝对错不了。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很强大的学习能力的,就像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一样。课程太多,如果没有经过筛选,没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非常重的学习负担。
对于一开始不是超级精英的普通人来说,比如我,要是一下子把我丢进知识的海洋里,说不定我没学会游泳就会被淹死了。
所以我认为:必须要搭建适合各个层级的针对性且实用的培训体系。不能太多,也不能少,必须刚刚好。
我用了3、4年,和助理天团的老师们一起搭建,现在也升级到4.0的版本了。带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老人,可谓是积累了太多经验,过程中太多故事想跟大家分享。
01
我的想法
我是年进入明亚的,入职之前,我把当时知名的保险经纪平台,包括大童、明亚、永达理、黎明、泛华,统统都考察了一遍。
作为一个想绝对自由,又要一开始就要专业的保险从业者,明亚毫无疑问是非常吸引我的。
我入职前特意跟着团队学了1个多月,明亚的很多前辈都是行业精英,分享内容也非常专业、精彩,让我受益匪浅。
但我有自己的想法。
当时的明亚,公司培训虽然很专业,对于专业培训的选手我来说,内容还是有点杂了,来做保险之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做培训总监,带过非常多的人,从小白变大咖。
我当时看到,虽然授课大咖都很精彩,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和思考角度,有的成功经验也带着普通人无法复制的个人特色。
所以,在年的整体情况看来,我眼中的明亚培训,虽多但杂,缺少完整的体系。
如果是一个新人小白刚刚进来明亚就这样培训,就像我前面说的,太容易掉入知识的海洋溺毙了。因为,他们每天要学习的,不仅是条款,还有拓客,还有销售方法,这简直蒙了个大圈呀。
当然,这对于销售培训部总监出身的我来说,并不是难题,况且当时我已经在中国平安有2年的保险经验。
但考虑到我将来是要做团队的,在保险行业,很难看到几年持续大绩优且一直都积极正能量的,保险做久了,一定是要做团队才能更轻松面对未来,这个就是保险业的游戏规则,有机会我再详细解析这个。
那时候我想,我未来的组员很有可能是白板入行,或者没有那么专业的同业,这就需要作为团队长的我来给他一一把关筛选,哪些课必须学,不学就寸步难行,哪些可学可不学,哪些是现在学,哪些以后学?这样,如果能搭建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小伙伴一定是特别好的,只是这个工作量就有点大了。
但后来我转念一想,“缺失”的地方,也恰恰可能成为我的优势呢?
如果我能把培训体系这方面做好了,是不是能让我从众多团队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伙伴来来了解我的团队呢?
刚好年的明亚保险经纪深圳分公司,暂时还没有特别大的团队长,当时分公司不到人,那如果我能做起来,我是不是就更有机会了呢?
说干就干,我豁然开朗,抱着自建团队培训体系的想法,进入到了当时的明亚。
02
自建培训体系
自建培训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并不是说把公司的课程简单归类、筛选、罗列就可以的。
从小白新人进来,到一步步成长,从细分领域险种的进阶,再到转变成管理角色,每一步需要的培训支持都是不一样的。
并且,市面上的精品课程虽然多,但每个老师都是自成派系,甚至各自的方法论都能形成矛盾,新人刚开始接触,缺少基础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先入为主,认知上产生偏差,从而多走许多弯路。
所以,培训体系里的课程,一定不能去照搬精品课程,更需要有一套关乎底层逻辑的知识系统,先定三观,再来讲产品、方法论。
为此,我和助理老师把市面上所有的精品课程几乎都听了一遍,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要的这样一套课程,于是,还是决定我们亲自来录制。
一是不能纯让没有下市场的内勤讲;二是,一个课由月薪几千的人,还是月薪几万或者几十万的人讲出来,可能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整套课程的大多数,我都必须亲自把关。
得益于之前的在互联网大厂做培训总监,带过上千人的经验,甚至当时公司发往全国的第一批销售经理都是我培训出来的。
再加上我在保险行业历练的那些年,我对新人成长面临的困惑、管理转型等问题,都能了然于心,并且也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作为0资源0背景出身的草根深圳女孩,我的这套方法相比其它大咖的成功经验,可能真的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一定是更具有可复制性,普通人学了也可以马上用到见客户的。
所以,在助理的协助下,我们耗时3、4年,精心打磨,终于把这套培训体系完整搭建起来。
里面不仅融入了公司的精品课程,更多的是我们自创的部分。
比如,我的销售流程“千千5步法”,这些年来,我们鼎新团队培养出了数十个MDRT/COT/TOT,其中大部分是白板入门,用的就是我这套签单方法,百试百灵。同时还有各大直播平台也抢着让我去分享,很多同业买我的课。当然,对于团队伙伴都是免费的。
比如,我们给新人打造的“蜕变特训营”,光课程就迭代了不下5次。
内容主要是针对新人小白,从入行开始,一步步如何利用工具、如何找到资料、如何认识产品、打造自己的培训体系,服务流程是怎么样的,每一步都有录课、PPT、讲义,还有现场实操、课后作业、导师点评,确保新人学了就能上手,学了马上就能用,更快进入展业状态。
在保险行业流失率极高的背景下,我们团队的新人留存率能达到80%以上,可以说是业内奇迹,究其原因就不得不归功于我们在新人阶段就给伙伴打好了基础。
又比如,保险产品课,过去都是各家保司专员自说自话,往往只说产品的好处,但对于产品的劣势,很多都是闭口不提。
但我们的产品课,都是由我亲自和保司专员一对一录制的,过程中我会向保司专员提问,一些客户比较关心的问题,同时,对于专员老师的一些措辞,我认为有失偏颇的,我都会及时指出来,避免给伙伴造成误导。
还有,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新媒体拓客,我们都有专栏,专门教大家如何通过知乎、抖音、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