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教育界沃尔玛聚成创始人,而今

这是我们采访的第47位创业人物,创业即是人生,生命精彩待续

在创业的起点与目标之间,每个人都会走出自己独有的精彩,但总会有一些东西是你我共同拥有的。大家好,我叫陈永亮,年出生于中国四川。

(个人简介)

01

我的父母是我们当地小学的民办教师,而我的创业历程和我的家庭也是密不可分的。

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他是一个勤奋而有毅力的人。

在我的印象里,他每天从学校教书回来,都会从学校挑一担粪水,走很长的山路回来,给家里的庄稼施肥。这样的小事他一做就是几十年。

母亲是一个智慧而又热心的人。

我们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和邻里矛盾非常普遍。无论谁家有了矛盾,都会来请她去帮忙解决,而她总能够处理得很好。

我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我和妹妹们从小就非常懂事,四五岁就开始帮着父母做饭、干农活,这也造就了我们勤劳、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性格。

上小学时,农村的学校没有早自习。但父母每天都会一大早就把我们叫醒,让我们读语文、背诵诗词,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农村还是非常少见的。

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再加上一点点天分,我们兄妹四人的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

到后来,这种学习方法影响了整个村,很多家长都争相效仿。

就这样,我们村里七零、八零、九零后的孩子几乎都通过上学走出农村,融入了更大的世界,还先后出了两个博士和五六个硕士。

(学生时代的我)

02

说起创业,我的经历算是比较惊奇的。

人生中第一次“做生意”,是在我五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这里只有每个星期天才会有一次集市,到了夏天一路走下来会非常热。而刚巧,集市就在父亲的学校旁边。

于是我就在学校附近的井里打些水,里面泡上薄荷叶,再加入一点点糖精,从教室里搬一张桌子出来,就在那里卖凉水。一分钱一碗,那一天我赚了两毛多钱,当时真的很开心。

我的第二次做生意是在上了初中之后。

当时中学离我家比较远,只能每周回家一次。单程走路需要走五个小时,如果坐车,花三毛钱可以坐一半路程,然后再走路十几公里回到家。

当时,父母每周都会给我五毛钱的零花钱,作为车费和伙食补贴。

可是我每次都不坐车,省下钱来买连环画看。也就是在那时,通过看连环画,我第一次接触了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

一个学期结束,我已经积累了很多本连环画。于是放假后,我就把这些连环画拿到街上出租,很多孩子会来看,一分钱一本,打仗的两分钱一本,一次也可以赚上一两块钱。

到了第三次做生意,这就相对有了些技术含量。

因为父亲喜欢书法,闲暇的时候也会练习毛笔字,小时候的我就有样学样地也跟着一起写,到了上初中时,我的毛笔字已经写得相当不错了。

初一那年放寒假之前,我就抽空在学校宿舍里写春联。假期一开始,父母和妹妹就把这些春联拿到街上去卖,竟然可以赚到一百多块钱,这些钱已经足够我的学费了。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靠自己赚钱付学费了。

不过,我并没有因为这些影响了文化成绩和对其他兴趣爱好的学习,我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武术、画画也是样样都不错。

(初中开始习武)

请加粉丝点赞评论,收到更多真实故事哦~

03

曾经,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去当兵。

高中时想去参军,但是由于身高不够没能如愿。

等到我的身高符合要求后,那一年的招兵又改成了春招,而那时,我已经成为一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了。

年大学毕业后,短暂地在国有单位工作了几个月,我就南下来到了广东。

有人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辞职来广东。原因其实很简单,家里实在太穷了。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三个妹妹都在读中专,那时的我就想要干一番事业、挣多一点的钱,让父母不再那么辛苦。

然而来到深圳之后,一盆冷水兜头而至。深圳的人才市场早已是人山人海,一个月下来我都没能找到工作。

后来听别人说东莞的工作好找一些,无奈之下我又来到了东莞,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刚出社会什么都愿意付出)

04

那时在一个港资鞋厂的开发部做助理,说是助理,其实和杂工无异。

之所以选择去开发部,是因为那里的设计师工资高,相当于普通工人的三五倍甚至更高。

学校里没有鞋子设计专业,这里的设计师都是传统的老师带徒弟的模式,而绝大部分设计师是不愿意教别人的,因此这就变成了一个稀缺工种。

为了学到手艺,我每天第一个来到办公室,把老师房间的卫生搞好;晚上又最后一个下班,而那时往往已经到了凌晨。

就这样老师被感动了,开始偶尔给我一些指导,因为我有美术基础,很快就学会了。

学成之后,我就跳槽了,应聘到一家台资鞋厂,因为那里的工资更高一些。

在这家企业工作时,我依旧是整个部门里最勤奋的一个。

因为这家企业生产的是世界知名品牌运动鞋,他们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这时,我做了一件对自己日后创业影响非常深远的事——把他们的管理流程等能复印的资料全部复印了一遍。

到后来,我又跳槽到了一家皮鞋厂做设计师,原因依旧是因为那里工资高。

到了这时我的底薪是每月元,这在年来说已经是绝对的高工资了。

年我设计的皮鞋获得了国际大奖,月收入也涨到了元。年,我设计的鞋子又获得了全国消费者满意商品奖,月收入突破了两万元。年再次获得国际大奖,而且我发明的男士隐形增高鞋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同年,我被评为东莞市十大先进科技工作者,并受邀为国家领袖设计鞋子。

(鞋厂留念)

请加粉丝点赞评论,收到更多真实故事哦~

05

在之后的年,我再次做出了一个影响自己人生轨迹的决定。

这时我已经有了自己创业的计划,但由于此前做的都是技术性工作,缺乏社交经验,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现有工作,去到一家港资企业做销售,而且第一年就做到了公司的全国销售冠军。

年我正式开始创业。

首先选择的是我最熟悉、最擅长的行业——鞋厂。但遗憾的是,因为缺乏全盘运作的经验,很快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经营了不到一年鞋厂就此倒闭了。

无奈之下,年我又重新去打工,在一家房地产集团公司总部从事策划和销售员培训的工作。期间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销售人员,并且在担任集团分公司总经理时,我所在公司的业绩是整个集团第一名。

这样过去了三年。年,我那颗创业的心再次蠢蠢欲动了。而且这次一下子就做了三个领域,鞋厂、校园一卡通公司和有机蔬菜种植公司。

但是老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什么都要做很可能什么都做不好,人要学会聚焦。

所以,虽然这次创业的结果比前一次要好,但还是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且资金链慢、沟通关系复杂等等因素让人头痛不已。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盲目地选择赛道,会让自己很辛苦。

就在这个期间,我去华南理工大学进修了两年。

在一次华南理工与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平台上,有一位教授讲了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做利润率低的行业。

而这句话也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决定把自己目前的产业全部停掉,集中力量寻找一个有兴趣、利润率又高的行业。

(学习让我成长)

05

因为父母都是教师,所以我就对教育行业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培训行业不需要厂房、原料,利润率应该不会很低。另外,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那些年中,我发现他们都特别重视企业的内部培训。

于是在年,我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