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管理是面向零售商或供应商的一种工作方法,其特点是将品类作为战略性业务单元,通过强调实现消费者价值,使经营效率得以提升。我们与零售业专家、品类管理在中国最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张智强聊了聊,就为什么零售业需要品类管理、如何做品类管理、现状还有哪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讨论。
作者|肖超
监制|邵乐乐
在经历了尤其艰难而又是前端创新最多的一年之后,进入,传统零售业客流减少、业绩下滑的大趋势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此前被标榜的业态创新也频频暴露危机。过去三十年零售业的粗放管理与产业虚火,到了需要补课的时候。
在中国零售发展早期,通过对于国外入华零售商照搬货架式的模仿和学习,并以自身的灵活性以勤补拙,国内零售商伴随着社会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也经历了一段快速扩张、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总体来说,国内零售对于零售和商品的研究程度仍然尚浅,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逐渐暴露出更大的风险。因此,将学习重心由表至里,以更加科学的零售管理理论为依托,从根本上有效学习优秀零售企业的优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找到更适合自身的方式方法,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品类管理就是这样的零售管理科学理论之一。它是面向零售商或供应商的一种工作方法,其特点是将品类作为战略性业务单元,通过强调实现消费者价值,使经营效率得以提升。
我们与零售业专家、品类管理在中国最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张智强聊了聊,就为什么零售业需要品类管理、如何做品类管理、现状还有哪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讨论。
张智强自年在荷兰商学院攻读MBA起,开始研究零售行业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并在此后长期致力于把国际上先进的零售管理技术传授给中国本土的零售企业。
张智强先后在荷兰万客隆、北京超市发、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供职。年,正当中国零售行业对加入WTO与国际优秀企业同台竞争感到巨大压力的时候,他积极主张引入国际自愿连锁组织IGA和SPAR,推动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通过广泛地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经营能力,并长期担任国际最大的超市自愿连锁组织SPARIntrnational的中国代表。
年,张智强创立元旨数据科技公司,与品类管理创始人布莱恩·哈里斯博士合作,以讲习班、公开课、企业内训、咨询辅导、行业大会等多种形式,向国内零售企业传授原汁原味的品类管理知识和技术。参加过元旨品类讲习班的国内零售企业一把手超过二百人,包括盒马鲜生、北京超市发、山东家家悦、湖北雅斯、美团、生鲜传奇等;接受专项咨询辅导的企业二十余家,包括天虹商场、黄商集团、京客隆等。
以下是张智强的自述。
门店需要重视的是商品组而非单品
理解品类管理,需要从营销开始。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营销学的萌芽出现于二十世纪初。其背景,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所直接导致的产品过剩。人们发现,几乎在所有的制造行业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产品卖不动了。
有人提出,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需要了解顾客需要什么,并在这个基础上,把销售的各个环节经营好,包括商品的定价,销售渠道和场所,以及适当的促销等一系列活动,让自己的产品跟别人的不一样、从众多竞争对手里面脱颖而出,让顾客更愿意接受你的产品、把东西卖出去。这是营销学的开端。
营销学不断发展,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技术性强、实用价值显著的管理学分支,成了欧美企业非常重视的一项经营工作。从营销学诞生之后,直到年代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