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为什么频频关门跑路,有哪些征兆可

北京市政协委员、华夏银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何存近日提交的《加强培训机构消费者预付资金监管工作的提案》称,应尽快出台培训机构消费者预付资金存管规定,切实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长沙市政协委员易静也在近日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在本市范围内选择1家银行,开立唯一的培训费资金专户北京市试点开展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平台,重点解决培训机构预收费后监管的问题,近期公布了首批纳入监管的51家校外培训机构。青岛市北区在青岛率先试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资金监管,共有16家示范单位签约纳入监管平台。深圳市消委会联合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深圳市早期教育行业自律公约》,七天内消费者尚未消费,可予以全额退款。

#中国多地严防培训机构“跑路”

当政府部门频繁表态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但是很多家长其实对于这些问题都不了解,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聊聊。

培训机构为什么要跑路?

核心的原因大家其实都知道:亏钱!老板开个公司做教育培训,钱没赚到,现在反而要亏了,负责任的安排好善后关门停业,不负责任的肯定是卷一笔关门跑路了。

亏钱就会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但是大部分家长印象中,培训机构应该是很赚钱的,报个课都是大几千上万,怎么会亏钱呢?

市场营销费钱,现在火热的在线教育机构不说,基本都是几亿几亿的投广告费,就算是线下的机构,有的也要做广告投放,现在这个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啊!不投广告,也需要请一批市场人员,在各个地方发传单、送小礼品、邀请家长带孩子试听课。

人员工资,正常盈利的培训机构,团队平均工资都在6千左右,销售、班主任、后勤、讲师,随随便便加起来一个机构20人左右,这就12万了。有些公司工资给的高,提成高,人均工资上万的也有。人员工资这块最坑的是人员流动影响,业绩不好优秀的人留不住,招聘新人需要成长,业绩自然下滑,人力成本还得付,还有社会保险。

再就是房租水电、税务费用等运营费用了,这些还不算公司刚设立的时候的投资费用,比如笔者本人之前负责一家培训分机构的时候,我们每个月还有装修的分摊费用、办公设备折旧、总部管理费等等,当时我校区是25个人,一年下来平均月成本在39万。

每个月打底的几十万成本,赶上旺季了能赚点钱,淡季铁定是亏的。

另外,培训机构为什么要监管起来,因为它是预缴费用,先交钱再上课,对于想跑路的老板自然是方便捞一笔,但是培训机构也并没有想的那么好,培训机构还有另外一个词叫做“课耗”,就是只有学生把课上了,这笔钱才算是培训机构的,有的时候招一批学生,里面大部分人都没时间上课,后续又来上课,就会出现开始的时候老师闲着没人教,到学生扎堆了老师又不够,必须增加人力成本招聘,反正家长钱是交过了,培训机构的成本无形中就扩大了。

看到这里大家其实可以看到了,其实教育培训没有想象的那么暴利!

培训机构跑路的几大征兆

一、外部环境变化。这个大家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这次的疫情,培训机构大批关门倒闭、跑路失联,就是外部环境大变,正常盈利的培训机构也大亏,所以在这个节点不建议大家报班。有的家长想的是同龄人在家闲着,我家孩子培训弯道超车,那就要更谨慎了。

二、异常的促销优惠。有的家长已经给孩子在一家机构学习几年了,已经建立信任感,是忠实客户。但是如果以前是一学期一学期收费,这次突然开始按年收费,甚至还有3年的套餐,优惠更是前所未有,那么,你脑海中第一时间要反映过来:是不是要关门跑路了!临走收割学费。

三、公司法人或股权出现变动。有些家长说,我以前也不知道他们的优惠套餐,没法对比,那么,在你去了解这家机构的时候,百度一下公司的名字,现在网络都能查到公司的注册信息,如果公司本来好好的,突然更换法人,股权调整,建议还是换一家吧,因为这可能是公司老板准备卷款跑路,为了逃脱法律责任做的操作。

四、拖欠员工工资、房租物业费。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了解机构是否拖欠员工工资和房租物业,员工工资可以在课程顾问沟通的时候聊天问问,物业房租是否拖欠就自己到商场物业问了,基本只要有心,肯定能问到。为什么问这个大家也应该心里有数,都想跑路了估计也没几个老板还会想着给员工发工资了。

最后,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笔钱也都关系着一个孩子的未来,所以,各位父母,走点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