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与做法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3.html

作者:田智仁

摘要:鹤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四大特色,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总结了鹤峰县采取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企业主体、茶农主力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抓源头管控、抓政策激励、抓主体培育、抓技术培训、抓品牌打造、抓宣传推介,全力推进茶叶“全域有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以期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打造提供参考。

位于“北纬30°黄金产茶带”的湖北鹤峰,境内峰恋叠翠、气候温润、土壤含硒、茶林共生,涵养了鹤峰茶“清甜香、醇鲜味”的优异品质。

多年来,鹤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四大特色,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授予“中国茶叶之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公众标准茶示范县”“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等称号。

一、茶产业现状

茶业是鹤峰的第一名片,是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产业。全县90%的村和70%的农户种茶,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茶,工业增加值有43%来自茶产业,产值占全县GDP总量的23%。人均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年8月,鹤峰县委全体(扩大)会议决定,推进茶叶“全域有机”发展,明确提出“建成中国有机茶第一县、打造百亿茶产业”的奋斗目标,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鹤峰县推进茶叶全域有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统筹安排万元资金,全力支持有机茶产业发展。年成立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将茶叶全域有机创建纳入县、乡两级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推进全域有机发展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近2.47hm2,各类茶叶加工厂余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自营出口茶叶企业2家、县级规模企业19家、SC认证企业34家。年底,全县茶叶总产量3.7万t,综合产值37亿元,出口创汇万美元以上。全县形成了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等多茶类生产,名优茶与大宗茶并存,内销茶与外销茶并重的格局。

二、取得的成效

3年来,鹤峰县采取市场主导、政府主推,企业主体、茶农主力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茶叶“全域有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52家市场主体国内有机茶基地认证(含转换)约hm2,欧盟有机认证转换约hm2。市场主体对有机茶基地茶农鲜叶收购价格提高10%~50%,农民平均每公顷可增收1元,可带动3万人增收致富。通过发展有机茶,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等措施,全县每年可减少农药用量60t以上,减少化肥用量0t以上,有效地保护了茶区生态环境,改善了茶园生物多样性和茶园土壤结构。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鹤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抓茶叶就是抓发展,抓茶叶就是抓扶贫,抓茶叶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切实把茶产业打造成了“基础最坚实、贡献最突出、前景最广阔”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至年底,全县茶园面积2.48万hm2,比年增加0.15万hm2;无性系茶园面积1.93万hm2,较年增加0.13万hm2;茶叶年产量3.5万t,较年增加0.51万t;综合产值35亿元,较年增加7亿元。

2.茶叶品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鹤峰县在全力守护绿水青山,持续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两块金字招牌创建成果的同时,大力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茶叶品质得到不断提升。邬阳乡有机茶基地鲜叶收购价格达到了常规茶鲜叶2倍以上,骑龙、金阳、齐天、龙福等公司生产的有机茶产品成为了茶商和消费者追捧的“香饽饽”。

3.公用品牌不断打响

鹤峰县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介,连续举办3届以“鹤峰茶·世界品”为主题的湖北鹤峰茶商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鹤峰设立武陵山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县政府聘请鲁成银研究员等10位国内茶叶知名专家为鹤峰县茶产业链建设专家顾问,为鹤峰茶叶全域有机设计“”发展定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鹤峰设立博士工作站,浙茶集团在鹤峰组建有机硒茶研究分院,湘茶集团与鹤峰茶企共建欧盟有机茶基地。同时积极组织县内茶企参加北京、杭州、上海、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茶叶博览会,“官鼎牌”“走马翠毫牌”鹤峰茶获“中茶杯”金奖,“小堂吉叶牌”鹤峰茶被中国茶叶学会评定为“五星”产品。“寻蒙山牌”“雲林古枞牌”鹤峰茶获恩施硒茶大赛金奖。鹤峰县全力推进茶叶“全域有机”建设的典型做法得到各级高度肯定,被《人民日报》《中国政协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推介,并作为全国唯一县市在首届中国茶产业T20峰会上分享经验。

4.销售市场不断拓宽

鹤峰县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坚持线上与线下销售相结合,推动鹤峰茶“进城”和“出山”,鹤峰茶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亚、欧、非三大洲,茶叶生产连年实现产销两旺、量价齐增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今年疫情以后,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普遍提高,茶叶保健、健康功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