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价格战,沪郊农民直播带货优势在哪里

许多农民拍摄短视频、试水电商直播不少人对“农民生活有兴趣”

不打价格战,沪郊农民直播带货优势在哪里

■记者任翀

认识阿萍,刚好满一年。

她穿着一年前见面时一模一样的红格子衬衫,还是板寸头、胖胖的、声音响亮。不一样的是,一年前她面对记者很拘束,眼睛不知往哪里看、手也不知道往哪里放;一年后,她拿着手机向记者展示,“最近又拍了新视频。”

跟阿萍去生产基地看当季出产的甜瓜,遇到陌生的农户,打量了她一下,笑了:“你是那个拍视频的吧?像韩红。”阿萍仍是个普通的农民,可她的生活已经因为短视频和电商直播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上海,有许多农民和阿萍一样,因为疫情,从去年春天开始走上拍摄短视频、试水电商直播的转型之路。

一年过去了,借助互联网“王婆卖瓜”的他们还好吗?

赶潮◆◆◆

普通农民试水直播

一年前,是上海本地农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大的时候:原本来田头的采购商不来了,批发市场关闭了,酒店、餐厅、学校等大客户暂时停摆……田里的农作物仍在源源不断产出。于是,农民主动求变:有的利用朋友圈等私域流量销售,有的看中短视频和直播带货。

浦东南汇大团镇的农民倪萍屏、熟人嘴里的阿萍,正是其中之一。确切地说,是阿萍所在的上海田地甜蔬果合作社理事长施雷想试一试用互联网推广本地农产品。

阿萍担任主角的第一段视频只有21秒,字幕11个字:新零售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像施雷和阿萍这样闯荡互联网的农民越来越多。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看到农民的探索,迅速联系培训机构,为农民举办系统的短视频和电商直播培训,连续一个月,每晚直播上课。

为方便联系,培训班组建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