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歪道道
在线教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儿童节突如其来的三胎政策,无形中让无数与育儿经济挂钩的行业惠泽其中,只可惜在线教育这个时刻牵动父母焦虑神经的领域却并没有包含在内。6月1日,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具体原因是虚假宣传、价格欺诈。
值得一提的是,算上上个月,作业帮与猿辅导刚刚被罚款的50万,而到目前为止,这15家校外机构被处罚款已经高达万元。
当然,仅仅是罚款,对于财大气粗的教育机构而言着实不痛不痒,毕竟以烧钱为生的行业从来就不差钱,曾经三家教育机构半年内的营销费用就“烧”掉了4个蛋壳公寓的市值。
真正让在线教育受到实质性伤害的是资本市场的“无情”。据悉,从01年以来,各大上市教育集团的股价就纷纷垮台,美联国际跌幅超过3%,新东方跌18%、好未来跌17%、高途跌1%。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早在00年第三季度,高瓴资本就陆续减持好未来。高瓴资本01年一季度清仓好未来和一起教育;老虎环球基金01年一季度清仓高途。而后续的裁员风波又将行业的尴尬暴露无遗,此前有消息爆料高途宣布裁员30%,VIPKID裁员比例高达50%。
其他机构也不时被传关闭招聘通道。被政策重锤,被资本抛弃,在线教育一路流血狂奔到现在,所剩的生命力似乎寥寥无几,但业内却出奇的充满信心。
因为,只要有中国家长在,就有重生的机会。
从“师”资到师“资”
作为这两年最受资本瞩目的行业,在线教育的时运算得上“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00年的停课大潮,行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离不开幸运色彩的加持。
这两年的在线教育赛道有多火热?00年胡润百富榜上,中公教育、好未来、跟谁学3家教育机构创始人上榜,“跟谁学”陈向东创下财富增长最快记录,涨幅达66%。
“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截止00年8月,全国在线教育相关企业高达家,在年,这个数字仅为多家。天眼查数据则显示,00年中国新注册的教育企业高达51.5万家,净增长企业数量同比上涨18%。
行业规模急剧扩张,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自然节节攀升。好未来00年春招的辅导老师招聘量是上一年的10倍以上。智联招聘显示,00年大学生就业景气的十大行业之中,教育培训超越房地产位居第二。头部教育机构的员工体系一家重过一家,“人海”大战一触即发。
据悉,猿辅导的员工有4万人,作业帮的员工规模超过3.5万,高途1.5万,就连刚刚进军教育领域不久的字节大力教育也即将突破万大关。相比较之下,几个大厂的“储备军”都稍显逊色,毕竟就连00年营收多亿的拼多多,员工也只有7千人。
但庞大的人员体系中泥沙俱下,在线教育的师资质量良莠不齐,蓝天号称其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11大学,但实际情况占比不到15%。
新东方调查的位名师当中,有76名的实际教龄与宣传资料中有所偏差。猿辅导对外声称内部教师的录取率只有1%,但01年1月份,猿辅导与作业帮等四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中,赫然出现了同一位“老师”为其背书的撞车闹剧。
曾几何时,在线教育也是应届生走入职场的“白月光”般的存在。有媒体在之前报道过,一家寝室4个人,毕业后能有3个人入职教育机构。除了能一圆“桃李天下”的梦想外,高额的薪资也颇为人称道。
01年,网易有道精品课最新发布的校招职位显示:中大班课主讲老师年薪50万元起,优秀者年薪可超万;无独有偶,字节跳动旗下清北网校,给教师开出00万的年薪;智联招聘在此前的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中提到,教育培训领域直播岗位竞争热度最高,平均招聘薪酬高达元/月。
基于行业天然的神圣感与不俗的薪资水平,在线教育得以跻身理想职场范围。但事实上,看似“名利双收”的职业背后却远远不止教书育人这么简单,至少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眼中,网课老师已经逐渐地“变身”成了课程销售。
此前,脉脉热榜第一的话题“在线教育丧心病狂卖课手段大赏”就是很好的例子,行业高收入的实际情况是业绩的不单纯杂糅。比如高途,课辅教师业绩比例是70%的辅导任务和30%的销售任务,而销售任务的高提成通常是最终收入的决定因素。
条条“大路”通卖课,网课老师的高度销售化直接戳破了很多人的教育初心。如今,多家教育机构断尾求生,放起应届生的“鸽子”,5月4日,微博“粉笔裁员”的话题阅读量已达到万,三尺讲台梦未变,但教育机构却开始撑不住了。
精英主义来袭,焦虑的方向在改变?
年,彼时大街小巷的报亭书店中还充斥着花花绿绿的知音、读者、故事会,一篇名为《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爆款催泪文章横空出世,文章作者自称出生在农村,靠助学贷款完成硕士。
这是早期中文互联网中第一篇刷屏的寒门奋斗鸡汤文,也可以说是初代教育跨阶层的焦虑典范。
到01年,从网络热词“鸡娃”“海淀妈妈”以及网友集体造句狂欢的“既然说到了privilege”,到热播剧《小舍得》与寒门博士毕业论文致谢刷屏,上半年里,教育内卷在外界种种的推波助澜下,成为每个家长头顶挥之不去的阴云。
从年到01年,励志、奋斗、跨阶层……诸如此类的关键词从未在教育话题内消失。无论是十年寒窗苦读,还是头悬梁锥刺股,任何一点带着鸡汤色彩的故事都能在短时内引起中国家长对“考试”的鞭策。
尤其是初高中,根据调查显示,有53%的初高中学生是教育机构的头部客源,中学生选择教育机构的概率是其他年龄阶段的1.6倍。尽管不断有声音抨击应试教育,但有数据统计,00年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5%,至亿元,整体线上化率达3-5%。其中基础学科培训依旧是在线教育市场快速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素。
但在另一方面,转折点也时不时地试探性地出现。00年8月份,一篇《“小镇做题家”已沦为“废物”?》直接将寒门贵子的套路性鸡汤文打回“原型”,从某种角度来看,小镇做题家的出现,是对渲染应试教育焦虑的降维性否认。
坦白来讲,小镇做题家道出了现实中无数莘莘学子的心声。截止目前为止,微博上,“小镇做题家”的话题累计阅读万;知乎上的相关讨论高达上万条;豆瓣小组“废物引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