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鸣谢(按拼音排序)
报告摘要
信创、数据、技术等多重因素驱动下,银行数字化转型持续前进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等政策对银行自主可控、数据、技术发展、业务发展均做了明确指示,需要银行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信创角度看,银行正发起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尤其是资产规模排名在前的头部银行,已完成或部分完成办公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预计未来替换进程将逐渐加快;数据角度看,在隐私计算的支撑下,银行在营销、风控等场景开展跨领域的数据合作,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陆续落地;业务发展角度,对公数字化转型加速,零售、财富重点发力私域运营,业务转型进入数字化深水区。
多技术支撑,业务赋能不断升级
依托内容生态、私域直播,银行营销能力全面增强。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多样化的内容营销形式,银行能够提升营销广度、营销深度及营销精度,从而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客户粘性,实现销售转化。
整体优化,数据库改造为银行带来多种收益。规模亿以下的中小银行,由于数据高并发场景较少,原有集中式数据库体系已能较好应对,因此目前数据库改造需求尚不明显,大多仅在一些大数据分析场景下进行了小规模试用。而亿规模以上的银行,自身数据量较大,且整体科技投入预算较为充足,是现阶段数据库迭代的主要需求方。未来HTAP、多模数据库的全面应用,也能够帮助银行大幅减少数据库部署数量,进一步降低数据库使用成本。
多角色赋能,BI商业智能助力数据文化构建。银行的BI将逐步走向智能化,AI+BI模式成为银行未来数据分析应用的重要趋势。针对不同的需求,未来智能化BI将会产生两大方向,数据挖掘+BI、增强分析+BI。
为实现全时覆盖,视频银行+数字人成为银行重要工具。未来,为提升传统网点的无障碍能力,以及助推新型移动化网点的打造,在智能终端中嵌入视频银行+数字人,成为银行未来的重要趋势——借助视频银行的能力,银行能够加深线下网点的服务力和移动化水平,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构建未来的“视频银行+数字人+智慧网点”模式。
音视频中台,支撑银行对内对外多业务场景。银行视频类的需求将会不断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对外的需求,在培训、会议、办公等对内场景下也会产生需求;同时随着元宇宙的发展,银行将会对一些更具创新性的场景产生需求。
全面提升,隐私计算助力银行重构外部数据应用体系。现阶段以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为核心的主流隐私计算机构已初具雏形,为银行提升外部数据应用效率提供了有效支撑,但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严格以及互联网场景井喷式增长,现有隐私计算解决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整体来看中期拓展外部数据源,长期提升计算效率依旧是银行的主要需求。
目录
1.变幻格局中,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2.内容生态打造客户运营新业态,直播构建私域运营新方式
3.需求全面升级,银行数据库体系迎来更新潮
4.BI商业智能,助力银行挖掘数据价值、驱动业务增长
5.视频银行+,革新银行客户服务与业务办理模式
6.音视频中台,支撑银行对内对外多业务场景
7.全面提升,隐私计算助力银行重构外部数据应用体系
8.展望
1.稳步前进中,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图1:银行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分析
1.1政策端:政策频出,银行信创大势将起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等文件对信创、乡村振兴、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均有不同程度提及,但信创的要求近几年愈加频繁和紧迫,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对业务经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平台、关键组件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形成自主研发能力,降低外部依赖、避免单一依赖,均是明确体现。金融行业作为八大重点行业之一,其自主性和安全性事关国计民生,是信创建设最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银行作为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创压力与需求持续攀升。
从进程上看,年国家启动的金融信创一期试点,覆盖了全国性银行;年金融信创二期新增余家试点单位,多数也是银行类企业,预计近两年信创将在银行全量铺开。实际进展上,全国性银行走在信创前列,部分全国性银行已完成办公系统的全面改造。大中型区域性银行紧随其后,小型区域性银行多处于观望阶段。
图2:银行信创发展线路图
内部系统应用上。纵向上,银行信创路径先硬件,再应用软件,与此同时进行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的信创。横向上,银行信创路径先办公软件,再是非核心业务系统,未来会进行核心业务系统的信创,目前基于核心业务系统的信创较少。
但目前信创产品使用过程中,问题依然较多,集中体现在生态应用体系不完善、兼容性差、可扩展性不强、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等方面。因此如何在满足业务需要的同时,实现安全、平稳过渡,是各银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