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保险业罚金、罚单数量同步增长,另类罚单也不断刷新……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对年险企罚单全貌进行梳理发现,从处罚原因来看,除了编制、提供虚假的资料,虚列费用等行业较为常见的处罚原因之外,年还有多个“另类”处罚原因颇为吸引眼球:照片代替人脸识别、培训课件从源头上误导代理人,交强险从东北到西南地区跨区域承保,招人的保险机构帮着招聘人员学历造假...
培训课件藏“猫腻”,销售误导再现“朋友圈”年保险业罚单中,因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活动的违规行为均发生在人身险业,数量达12家之多,从头部险企到中小险企均有该乱象。该类违规行为常见于培训课件,可谓是从源头上“污染”了水质。
具体来看,保险公司以课件等形式为参会代理人带去了错误认识,“只限今日、错过不再”“无死角保障”等销售误导话术也成为代理人日后错误宣传的根源所在。
一家头部寿险公司有三家支公司收到同样的罚单。其中,年11月18日,济宁银保监分局公布的罚单显示,某保险公司汶上支公司名为《高客财富沙龙》的课件宣传产品时并介绍“6月底至尊下线,绿通资格下线”“优惠政策,只此现场,错过不再”。该课件用于年6月下旬的代理人内训。监管部门表示,经查,该公司不存在针对现场的限时优惠促销活动,培训行为使参会代理人对产品优惠政策产生错误认识。
此外,也有某大型险企更是将培训课件虚构、夸大到“极致”。年4月22日,菏泽银保监分局发布的罚单显示,某险企面向个人保险代理人进行内部培训的课件中,一是使用“第一”“从未被超越”等极限词汇对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作虚假或夸大宣传。二是使用“全面保障°无死角”等表述对保险产品作虚假或夸大表述。三是将正常销售保险产品宣传为限售产品。四是以银行理财产品、存款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五是宣称“守护百的优势交多少领多少”,隐瞒提前解除人身保险合同可能产生的损失等。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明确,保险机构应当建立保险代理人的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不得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宁威表示,培训课件不合规对于代理人日后的销售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新入行的保险代理人,从他一开始接收到的信号、接收到的教育都是虚假宣传的话,那么对他未来的职业生涯将产生不利影响。
培训课件存在“猫腻”直接导致了销售误导,而销售误导历来是人身险行业的顽疾,也是消费者投诉的主因。年,数家保险分支机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