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在参加北京市教育“双减”政策新闻发布会时,意外在主席台上发现一位非教育系统的领导,他就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闻发言人陆晓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新闻发言人缘何走进教育领域的发布会?
何况,还是事关教育“双减”这么有热度的发布会。
这种安排,显得很不一般。
原来,陆晓播要说的是——
教育“双减”真正落实后,那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要是没工作了咋办。
他给出的答案是——
别怕,有辙。
陆晓播发言人介绍,开展“双减”工作以来,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动对接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需求,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全面部署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员工的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有关部门通过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社保参保缴费人员数据摸底,机构员工90%以上是“35岁及以下”人员,且80%以上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
目前,北京市专为这部分人才建立了“2+N”工作机制。“2”代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N”代表前程无忧等多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形成就业服务矩阵。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重点发挥政策服务支持、就业服务保障和协调联动作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重点发挥连接政府和服务对象纽带作用,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点发挥信息覆盖广、社会接受度高、专业性强等优势,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为解约员工提供就业岗位和服务供给。
据了解,北京已经为需要转岗改行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储备了充足的岗位资源。明确了教学教辅类、技术支持类、运营职能类、市场销售类四大类岗位储备方向,有针对性的加强典型岗位的储备工作。
目前,北京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有针对性储备上述岗位1.03万个,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仅前程无忧一家就储备上述岗位8万余个。下一步还将联合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先筛选一批待遇高、福利好的优质岗位信息,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同时,在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站“就业超市”平台开辟教培行业人才专栏、在“百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