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http://www.bdfyy999.com/m/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怎样学会对事情建立自我意见,做个能独立思考的人。

你先回想下自己的情况,在很多事情上是不是喜欢随大流。具体地说,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别人去学游泳,你也赶着去学;别人上个演讲培训班,你也立刻跟着报一个;网上流行的东西,不管合不合适自己,赶紧先买一个;网上有热点新闻,网友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你觉得每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不知道该信哪边。在公司里,同事A提出了一个课题,你觉得挺好的。这时候同事B提出了几点反驳,你一听,哎,也有道理。但是轮到你自己提出一个课题的时候,别人一反驳你,或者提出意见的时候,你就不知道如何回应,或者觉得自己的课题很不完善,没有深度。

如果你遇到过这些情况,那该怎么办?这本书《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就是教你怎么建立自我意见的。什么叫自我意见呢?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深度的意见并流畅地发表出来的能力。只有具备自我意见,我们才能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对各种问题提出有说服力的、建设性的想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这本书就提供了一系列方法,教你建立自我意见。

这本书的作者狩野未希,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博士。目前在庆应义塾大学等高校担任讲师,在大学教授思考力和英语方面的课程,已经长达20年。狩野未希还曾经在TED做过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是时候开始思考了”。

这本书的名字叫“6堂独立思考课”,顾名思义,书里一共提供了6堂课,来帮助读者建立自己的自我意见。给你简单介绍一下这六堂课的内容。第一堂课说的是为自己对一件事情的意见找到相应的根据。第二堂课说的是我们必须能够区分“事实”和“意见”。第三堂课是关于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第四堂课是如何使用将来发生法,预测未来,完善现在的计划。第五堂课学会表达自我意见。第六堂,也就是最后一堂,说的是把他人提供给我们的批评和反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变成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把这六堂课分成了三部分和你分享:第一,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的理解的程度。第二,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件事。第三,把自己的看法完整地说出来。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每一部分的内容,同时提供练习方法,帮助你建立自己的自我意见。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确认自己对一件事情的了解程度,并养成随时随地发问的好习惯。为什么要随时随地发问呢?解决一个问题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而养成随时随地都能提出好问题的方法,就能随时自我检查自己对一件事情的了解程度。

建立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独立意见的第一步,就是确认自己对这件事的了解程度。记住,如果不了解一件事情就发表意见都是耍流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到对一件事情深入了解,有四个步骤:先检查自己对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了解;然后切实说出不了解的部分是什么;接着思考有效问题,看看怎么处理不了解的部分;最后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你有一位朋友,你一直把他当成偶像。他出国去A大学留学回来后,去了一家更好的公司工作,还升职了。你就也想出国去A大学留学,但是,A大学适合你朋友,就一定适合你吗?你应该先去了解这个A大学的优势,再看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同时,你朋友升职了,只是因为他出国去A大学留学了吗?不一定吧?我们也必须先去调查,看看出国留学和升职之间的关系。这些信息都是我们不了解的。如果你不能调查清楚这些地方,就贸然去A大学留学。回来以后不但可能去不了更好的公司,有可能连之前的工作都丢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你的下属提出一个新的个案:开发一个靠听就可以提高英语水平的听力CD。在提出任何赞成或者反对意见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对于这个个案的了解情况。作者提出,我们可以拿出一张A4纸写下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说市场上的现在已经有的英语CD产品,英语CD的顾客群体是什么人,光靠听是否能够提高英语水平呢,英语CD的基本定价、市场竞争力等。我们把知道的写在左边,不知道的写在右边。然后逐条分析。如果我们这些都不了解,那我们必须去了解情况。

如何了解情况呢?我们可以提问,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向他人提问。提问原则可以根据5W1H来做。5W就是英文的who,谁;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以及1H,how,怎么做。就像前边说过的英语CD,我们可以考虑这个产品要提供给谁,提供什么内容,什么时候推出产品,在哪个地区推出,为什么需要推出这个产品,以及我们要怎么完成这个产品。

那在提出这些问题以后,就是要帮这些问题找答案。同样用前边说过的那张写下基本情况的A4纸,在不了解的情况后面写上答案。比如说,这个英语产品可能是给商业人士提供的;我们需要现在就准备好这个产品以便推出市场;我们需要把这个产品跟市面上其他的英语产品分开等。最重要的是,需要把意见和事实分开。对于这个例子来说,商业人士为什么需要这个产品,就是意见。商业人士买不买英文CD,以及买多少张,这就是事实。

要想熟练地随时随地都能提出这些有效问题,我们要养成提问题的习惯。那怎么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呢?我们可以对自己每天的日常选择提问。比如说,我中午想要吃面条。我们可以问自己:为什么我中午想吃面条?吃米饭可以吗?为什么我想选米饭而不是面条呢?然后自己给自己答案,可能是因为觉得米饭含的淀粉比较高,但是面条的比较低。那这面条淀粉高还是米饭淀粉高,是我们自己的意见还是事实呢?记住,意见和事实要分开。我们可以很快搜索一下,哪种主食淀粉含量高,然后决定中饭吃面条还是米饭。这样逐步地养成对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在心中先提问的习惯。养成了这个习惯,就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当你的同事或者上司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很快地按照这样的方法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案,不至于人云亦云。

以上就是今天讲的第一个内容:在对一件事情进行深入了解之前,不要随便发表意见。不要不懂装懂,而是提出建设性的问题。通过养成在生活中提问的好习惯,能够为提出建设性问题打下基础。这些是建立自我意见的第一步。那如果确定了对一件事情的了解程度,也找到了不了解的地方,接下来怎么办呢?

第二部分

下面就来说说今天的第二个内容,也是建立自我意见的第二个步骤,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件事。找到不了解的地方后,想办法去深入了解。

前边说过的推出英语学习CD。我们可以先站在和英语学习CD有直接关系的人的角度考虑,包括想要买这个产品的人,制作产品的人,甚至竞争同行。那想要买这个产品的人,是想要从这个产品中得到什么呢?是要学习商务英语并能很快开始使用,还是和外国友人交流,需要在生活中说英语?如果我们是着重于商务英语,那我们不仅要考虑普通对话,同时可能还要把谈判技巧也包含在内。如果能提出这个观点,那你对英语学习CD的了解就深了一层。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局外人的角度来获得崭新的观点,也就是要从和这件事完全没有关系的人的角度来考虑事情。我们可以假装自己是讽刺漫画家:找出一件事情可能会变得很讽刺或者很可笑的点。比如说,从英语学习CD里面学习到了谈判技巧,但是不分场合和情况的生搬硬套,那势必会闹出很多笑话来。所以,只是加入谈判技巧并不够,可能还要加入沟通能力这一项内容。

除了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一人辩证法,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和自己吵架。想象你心里住了两个小人,一个天使,一个恶魔,两个人的观点完全相反。我们还是拿出一张A4纸,左边写上赞成推出产品的原因,右边写上反对的原因。

然后,在这张写下了赞成和反对原因的A4纸上,做一个反驳清单。做反驳清单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所有赞成和反对的原因都提出反驳。简单地说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把每个原因都挑完骨头后,我们再一条条地检验。反驳的时候要写下反驳原因,还要加上事实根据。意见可不是根据,比如说,其中一条反对原因是“我们的产品和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非常相似”,如果我们只是这么说,但是拿不出证据,那这只是意见。如果我们把产品跟一系列其他公司的同类型产品做过了比较,发现的确比较相似。那我们可以说,“经过仔细的比较,事实上,和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那这就是有事实依据的结论。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反驳原因上画个勾,代表检验结束,然后再检验下一条。

这样,我们分别从四个角度看待了问题,分别是跟事情直接相关的人、与事情完全无关的人、和自己做辩证,最后再反驳一切。从这四个角度看待问题之后,你对一件事情的了解就很深入准确了。

作者提出,想要做到彻底思考,我们还可以使用到另一个方法,就是将来发生法,也就是思考后果,预测未来,做一些猜测。预测未来可以问自己一系列问题: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有没有可以采取的措施?这个措施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个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还拿前边说过的英语学习CD来举例,如果这件事情做了,那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

我们一步一步来看:如果推出英语学习CD,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无非有两个,成功和失败。成功了有可以采取的措施吗?有的,就是可能需要思考推出后续作品。那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有的。可是需要现在执行吗?没有必要。

好,那我们再来考虑失败的结局。如果产品推出后,被竞争对手投诉,说相似度太高,有没有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的,就是必须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以便应对。这个措施有实现的可能吗?有的。现在需要执行吗?是的,在销售前进行是最好的。

就这样,通过预测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决定现在就应该采取的行动,就能进一步完善这个提案。

以上,就是今天讲的第二个内容,要深入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应该学会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件事情,也可以同时或者只使用将来发生法,来帮助自己完善意见。这几步都做完,就可以说是彻底思考过了这件事情,那你需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简单明了地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第三部分

下面就来说一下最后一个内容,也是建立自我意见的第三个步骤,完善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只是建立了完整的意见,但是无法表达,或是表达得不好,那我们还是无法说服别人听取我们的意见。

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只是有不同的意见。不要因为害怕出错,就不敢大胆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你的意见是经过彻底思考的,要有信心。但也不要过于骄傲,态度不卑不亢,音量适中是最好的。

发表意见的时候,要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容易理解的结构流程。如果一定要使用专业术语,记得用日常语言解释清楚。同时,妥善组织你的语言,让你的内容流畅。作者提出了一个流程,就是先说结论,再说根据,最后是提议。比如对于英语听力CD这个提案,你可以这么说:“我赞成这个企划”——这是结论;“因为只用听的商品十分便捷,同类商品也卖得很好,而且商务人士需要提升英语能力”——这是根据;“只不过,我们必须做出区分,所以除了提高词汇、语法和听力能力外,如果能包装成可以提升谈判、沟通和演讲等能力的商品会比较好”——这是提议。

根据“结论-根据-提议”这个流程说出的意见简单易懂。如果我们有好几个根据和提议,可以在一开始就提出来,这叫作揭示说话内容的地图。一开始就告诉别人自己有几点,也可以避免他人走神。

重要的地方,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确保他人接收到了重要的信息。表达方式应该避免使用武断的语气,如果一开始就使用武断的语气,会让他人觉得很难给你回馈。更可惜的是,使用武断的语气容易让一场本来可以是愉快气氛的讨论,升级为充满主观意见的争论。

发表意见就等于自动开启讨论模式,总会有人给出回馈或是反驳。你应该用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他人给予你的反馈或反驳。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或提议,不代表别人不认同你这个人,他只是反对你的意见而已。所以,他人反驳自己意见的时候不要着急,别打断对方说话。

有时候我们怕冒犯他人,特别是这个人地位比你高的时候。但是全盘接受对方意见,并不是尊重他人,正确的做法是,接受他人的反驳,但是不要停在那里,而是仔细思考,再把对你的反驳当成他人的提问。如果他说“这个方案我们做不了”,那我们应该思考,怎么办才能把“不能”变成“能”呢?思考清楚后,就能再有理有据地回应他人的反驳。如果对方提出的反驳是意见而不是事实,我们可以礼貌地询问根据。

那会不会有人故意捣乱呢?有没有人故意没事找事,为了反对而反对呢?当然还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有人找茬,比如说,故意提出上次你失败的案例,我们不要被他牵着鼻子走,只要平静地说:上次那个案例和这次的没有关系,那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跟着对方的语气,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变得情绪化,也开始进行人身攻击,那你就跳入了别人的陷阱啦。

如果对方武断地告诉你不行,却不告诉你原因,那对方就是只说了结论,但是没有说根据。这个时候就要大胆但是有礼貌地问他根据。不要觉得自己占理了就变得洋洋得意起来,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就算觉得对方完全没有根据,还是可以是用“站在同一立场”的方式来提问。比如可以说“原来如此,你是这么想的呀,但是原因是什么呢?”保证一种求知的态度来问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如果对方提出了一个意见而你不太了解,我们应该怎么做?要深入了解这个意见。这个时候,不要怕丢脸,人人都有不了解的事情,直接问对方是最为简单有效的。也可以提出自己会去再做一做调查,去了解对方提出的事情,不要不懂装懂。

最后,要反对别人的意见,那就要提出替代方案,就可以脱离为反驳而反驳的无意义讨论,而进入到让讨论更有深意、更具体的维度。简单地说,如果今天你的朋友提议吃日本菜,而你不想吃日本菜,所以你反对了。但是你朋友问你想吃什么的时候你又答不上来,这个时候你朋友往往会觉得挺苦恼的,因为他已经知道你不想吃日本菜了,但是大家也想不出一个新点子。所以,一旦提出一个意见,就要有准备提出替代方案,对自己的意见负起责任来。

能做到前边说的这些,你的意见就能完善地表达出来。被别人反驳的时候不但能反驳回去,还能从他人的反驳中进一步完善你的意见。冷静地接受他人的挑衅,并坚持拉回主线,继续表达自己的意见。反驳别人也要提出替代方案,这才能是完成对一件事情的独立思考全步骤。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最后一个内容。

总结

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讲完了。最后,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建立自我意见一共分三步:

第一,在对任何一件事情发表意见,或者对重要的事情做决定之前,我们必须确认对这件事情的了解程度。用一张A4纸把自己知道的部分和不知道的部分分别写在纸的左右两边,然后找到答案写下来。要找的答案必须是事实而不是意见。要常常在生活中学会对自己提问题,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

第二,在大致了解这件事情后,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个事情。方法是使用四种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最后再使用将来发生法补齐一些漏洞。方法是假设事情已经发生了,有没有一些现在就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三,光是有了一个全面意见还不够,关键是我们要能够流畅地表达出来。提供一个地图给听者,把自己的意见按照结论-根据-提议的流程说出来。别人提出意见后要积极地接受,并使用他人的意见来完善自己意见。这样就能完成对一件事情的独立思考全步骤。

现在非常流行怎么好好说话。但是,我们容易忽略一点,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怎么耐心地、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话,而是不知道要说什么。一味地附和和一味地反驳都不是好好说话,说出来的话应该要有理有据,并能够流畅地有自信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并且在别人反驳或者提出疑问的时候,可以接受他人的意见,然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拥有批判性思维,达到能建立自己独立意见的那一步,我们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好好说话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