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按了葫芦起了瓢#严禁中小学招生与任何竞赛挂钩#,对于教育部的的表态,一片叫好声,还是有免不了一些现实的疑问?一是,中小学招生,是否只有小学和初中,高中入学包括在里面吗?现在不少高中有自主招生、特长生招生,肯定会参照竞赛成绩的。二是,公办按学区、民办摇号后,还有不少特殊的外国语学校,如南京外国语学校、上外附中之类,招生还是要看简历再筛选的,能不和竞赛挂钩吗?三是,大量面向中小学生的杂志社、报社,经常举办XX杯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竞赛组织方利用优先透题,进一步拉动这些杂志报刊的销售,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还能继续吗?四是,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取消了和剑桥考试中心的合作后,剑桥考试中心可以委托培训机构举办KET/PET的考试吗。同理,像什么小托福、美国数学竞赛(AMC)之类,也是通过国内公司举办的,并不在教育部的竞赛名录中,如何规范?五是,五项奥赛只面向高中生,但实际上,数学、物理、信息学的奥赛生,不可能从高中才开始准备,很多从小学就开始培训了,监管部门能一刀切吗?难不成逼着家长自己辅导?说到底,中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除了分数,就是看竞赛。要防止一切向分数看起,就有另外的考核条件,绕不开竞赛的坎,官方禁了,民间依然会追捧,这就是潜规则吧。再说,教育部门的执法权、监管能力也有限,会不会按了葫芦起了瓢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