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控销模式,即将落下帷幕。
过去:控销产品风光无限
十多年前,部分制药企业通过广告宣传和地面促销,在连锁药店终端拉开控销大幕。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无论走进哪家药店,都能看到一些厂家人员或产品代理人,在向店长或店员宣传产品的卖点和产品政策,以达到产品控销目的。于是,这些控销产品便成为药店柜台里的主推产品。
一般来讲,药店的主推产品会采用省总、地总、县总层层控销,控好价格,控好区域,保证每个层级都有利润。而连锁药店也愿意销售这些毛利更高的控销产品,并按厂家或产品代理人的要求,把相关控销产品列为主推药品。不仅如此,药店店员也愿意推荐控销产品,因为凭销售小票,店员可以得到厂家按时发放的红包。
这样一来,做控销的厂家越来越多,药店的主推产品随之也在增加,不过零售价却要高出同类产品一两倍。药店主推产品类型一般有两类,一是广告型产品,二是小厂家商品,相关运营思路通常则是拉出一个规格,抬高零售价,控制好区域,控制好价格。
十多年前,由于信息的闭塞、广告的宣传及老百姓对店员的信任,每家药店的主推产品都做得风生水起,最终结果是厂家乐意,药店愿意,店员高兴,而为之买单的要么是医保,要么是老百姓钱包。
现状:网上售药“重创”药店控销
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许多连锁开始运营网上药店,同时药品生产厂家也在布局线上销售渠道。如此一来,网上的产品越来越多,价格透明度越来越清晰。
另一方面,由省总、地总、县总所构成的三级控销,使得产品落到基层药店的价格水涨船高。
所以,大家不难看到,同一种产品,线上与线下的价格甚至能相差一倍以上。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厂家或产品代理人一直要求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不要挂网销售,但依旧屡禁不止。更有甚者,医院的临床产品也搬到网上销售,医院端低了不少。
最后,厂家和产品代理人没辙,只得改变运营方式,逐步从三级控销改为以地级市为主市场的扁平化销售。目前,风靡一时的省总、地总、县总三级培训已难觅踪影,曾经庞大的地推人员也各奔东西,重新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
在消费者层面,顾客现在购药通常理性大于感性,不会盲目听从店员推荐,尤其是年轻人。即使是老顾客到药店,也会货比三家,不会轻易地听取店员的推荐。
可以看到,网上药价对线下药店主推产品的冲击显而易见。对此,厂家和连锁药店做出了相应调整。
未来:医药新零售成为主流
以往“主推产品”模式渐渐失去市场作用,“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医药新零售模式,将是连锁药店逐步尝试的新道路。
笔者发现,好多药店不再采用产品主推,其原因是怕惹得顾客不高兴,掉头就走。取而代之的是,店员会介绍多种产品,并且从客户的角度去介绍产品,先保证产品的成交,而后在介绍产品的过程中,再逐步导入门店想经营的产品,这样既保证了门店的经营需要,也体现了店员的人情化、专业化。
交易一旦顺利完成,客户也很容易留存下来,这点非常关键。另外,借助顾客口碑传播,门店顾客也将越来越多。
当前,医药零售处于一个开放的市场,厂家、药店一味地控制价格已经成为历史,为百姓让利,为国家让利,才是连锁药店生存发展的奥义。
随着医药新零售的兴起,透明药价,快捷配送等运营特色,正在给连锁药店拓宽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