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税务筹划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很多企业会通过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优化会计核算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帮助企业节税。但税务筹划具有一定风险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为正确防范风险的发生,有必要预先了解风险类型。因此,本文将通过以下几点分析企业税务筹划中的常见风险类型。
二、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常见风险类型
1.人为风险
税务筹划的过程中,税务筹划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对筹划方案的落实、税务风险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很多风险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形成。例如,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在税务筹划中,采用非法手段避税,诱发风险,使企业面临补税、滞纳金、罚款。又如,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知识,对相关法规政策了解不透彻,在筹划过程中滥用政策,所选筹划方案脱离企业实际,导致早缴、漏缴等情况的发生,给企业造成损失。
2.多缴税款风险
部分企业税务筹划意识单薄,税务筹划不充分,没有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就会出现多缴税款的情况。企业多缴税款的情况,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
其一,国家有相关的优惠政策,而企业未主动了解,没有行使相应权利,没有享受到优惠。例如,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复员军人专业创业都有相应税收优惠,但由于税务机关未进行大肆宣传,很多人并不了解相关的规定,仍会照常纳税。
其二,企业未按要求办理审批手续。企业对优惠政策有所了解,要根据政策要求进行申报,办理审批手续,才能享受优惠。未按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则无法享受优惠,仍要缴纳相关税款。
其三,丧失享受优惠的资格。企业享受税务优惠通常都有一定的硬性条件,企业相关指标不达标,就会丧失优惠资格。例如,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费用投入作出了规定,只有研发投入达到标准,才能享受相应优惠。
.政策风险
成功进行税务筹划的前提是,熟悉现行税务政策法规。但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通常会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引导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年,国家正式出台营改增政策。
新旧政策过渡,若企业没有正确理解修正条款的相关要求,仍沿袭以往的筹划思路,就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4.税企关系风险
实际上,我国各地区税收政策有一定差异,加之部分税务法规条款有一定的模糊空间,导致税务机关拥有一定的裁量权。但企业与税务机关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若企业与税务机关对税收政策条文的理解,有着较大的偏差,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就会受到税务机关的质疑,造成纳税筹划方案得不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规避纳税义务,将绝对控股公司注册在海外,利用注册空壳公司的方式进行股权转让交易,在一些地区会被认定为逃避缴纳股权转让所得税。而诱发税企关系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税企沟通渠道不畅。
5.方案操作风险
在税务筹划方案实施中,若企业不够了解所处行业的市场环境,所制定的筹划方案缺乏科学性、科学性,方案的落实就可能诱发各类经营风险。例如,一些生产制造企业的税务筹划,通常是对生产状态、经营状态、销售收入进行税前筹划。倘若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不准确,盲目推进筹划方案,就可能错失商业机会,直接降低企业税务筹划的收益。
三、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规避措施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风险,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应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重视税务筹划,加强对税务筹划风险的防控。下面本文通过几点分析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规避措施。
1.构建专业税务筹划队伍,规避人为风险
诱发人为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层缺乏正确认识,缺少专业的税务筹划人员。从管理人员角度来讲,要避免主观意识上偷税漏税。筹划人员方面,企业要优化人才结构,引进专业税务筹划人才,构建专业筹划队伍。若税务筹划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不了解相关政策规定,不能正确识别税务筹划要素,自然无法正确落实税务筹划工作。外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要提高要求,开展案例分析测试,通过案例分析准确判断应聘者的能力,选拔专业人才。对于现有人员则要开展岗位培训,组织学习税务新规,完善现有人员的知识体系,使其掌握专业的税务筹划技能,从而解决企业税务筹划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2.正确把握纳税条件,规避多缴税风险
企业对纳税条件把握不当,不能准确衡量税负水平,就会诱发多缴税款风险,增加企业的税务成本。为规避多缴税款风险,企业要主动了解行业税收政策,正确处理涉税事项。为避免错过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