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培行业如日中天的时代,举办者中活跃着这样一批背景相似的人,他们拥有北京大学学历;其中不乏像俞敏洪、张邦鑫这样的“教父”级人物,还有不少细分赛道的领军者。有人曾预测,在教育行业排名前的机构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创始人来自北大。
他们不仅人数众多,如果以身价计算佼佼者更是不少。年胡润百富榜教育榜单中,李永新、张邦鑫、俞敏洪这三个“北大人”分别派在了前三位。其中《胡润百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更是出现了12位中国教育企业家,占据全球六成之多。而位列排行榜前十名中竟有6位出自北大。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投身教培行业,也许与他们受益于教育的情愫有关。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北大教培人也面临着新的选择,并开始去尝试探索新的方向。
“北大队”,教培行业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在中国教培行业中,这几个人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他们是新东方的俞敏洪、好未来的张邦鑫和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在年胡润百富榜教育榜单中,李永新、张邦鑫、俞敏洪三个“北大人”分别位列教育领域榜单的前三名。在33位上榜企业家中,如果从校友分布上看,北京大学占据了绝对优势,共有8人上榜,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四川大学,各有3位上榜。
除了他们,年的财富榜单中还有几位北大教育人的身影出现;如精锐教育总裁张熙,排名榜单第26位。北大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的富盈集团董事长刘学斌,以50亿元身价排名第15位。年哲学专业毕业的宇华教育李花,以75亿元身价名列《胡润百学·教育企业家榜》第9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毕业硕士、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王振东,名列《胡润百学·教育企业家榜》第四位。
来源:胡润、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百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中,来自中国的教育企业家有12位,占全球六成多。其中,前十名中有7位来自中国,并且囊括了榜单前三名,前十位中有6位出自北大,较年又有所提升。
在这些入榜的“北大队”教育企业家中,就包括了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李永新和该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的王振东,他们都来自中公教育。来自好未来的张邦鑫于年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亚超于年获得北京大学力学学士学位、年获得博士学位。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宇华教育的李花年从北大哲学专业毕业。
胡润对此曾表示:“北大校友是全球做教育最厉害的,全球前三价值上千亿的教育企业都是北大校友创造的,它们是好未来、中公教育和新东方。”北大校友、拼图资本创始人王磊也指出:“北大人很有教育情怀,也很有教育理想,再加上新东方、好未来两大教育巨头企业创始人的指引,所以很多北大校友会选择教育创业。”
除了情怀,他们还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提到民办教育,就不得不说第一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新东方”,它的创始人俞敏洪年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北大的最后两年,他曾准备出国,却因留学生政策未能如愿。留校任教后的俞敏洪一边校内教书,一边在校外办辅导班挣钱,准备今后自费出国留学。
但培训事业的顺风顺水,让他看到的是留学培训市场的光明前景,于是他改变想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年11月16日,俞敏洪拿到了正式的办学许可证,成立了北京新东方学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年,新东方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
年,北京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取消了小学统考,没有被“择优录取”的学生只能被电脑派位录取,培训机构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时还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的张邦鑫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在上学期间,张邦鑫就在做家教,他的学生也因他的辅导成绩迅速飙升,其口碑在家长圈中不断扩散。
年夏天,已经成为中国"留学教父"的俞敏洪作为北大优秀校友代表,参加了学校的毕业典礼并致辞。这让张邦鑫意识到课外补习大有可为,他和同学凑了10万元,在北航南门的知音商务写字楼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开设了线下数学小班课,取名“学而思”。年至年,学而思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年10月20日,学而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年更名为“好未来”。
同样是北大毕业的李永新在年6月也发现了另一个商机,那年教育部门再次扩大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总人数达到了万。扩招意味着学生毕业后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报考公务员等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出路。年,李永新创办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这个网站成为他日后公司的重要流量入口。年,李永新正式成立中公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李永新一度问鼎中国教育首富的“宝座”。
年,北大哲学系毕业的李花也看好中国教育市场,和父亲李光宇一起创办了宇华教育。宇华教育定位为教育服务供应商,提供从幼儿园至大学的教育。年2月28日,宇华教育登陆港交所。截至年10月24日收盘,宇华教育市值超过了百亿大关,达到了亿港元,其中李花与父亲李光宇共同持有宇华教育72%的股份。在年8月召开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李华发言坦承,“从一所学校发展到拥有14万在校生、4所大学、25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大型教育集团,宇华可以说是我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双减后,教培行业“北大队”带头转型
年,国家推出了“双减”政策。在同年12月21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提供公益服务;不适合“营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教培行业由此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好未来就宣布12月31日前正式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表示,公司已进行了转型,不光做起了直播卖书,还在成人教育方向,整合成人教育品牌“轻舟”,覆盖考研、语言培训、留学三大业务。此外也向素质教育进行了转型,针对非学科类培训推出了新的课程体系,涉及科学益智、人文美育、编程和科学实验等。用张邦鑫的话说,“‘双减’是好未来18岁的成年礼物,不抱怨不躺平,积极地响应,务实地创造。”
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转型的步伐似乎迈得更大了些。去年12月7日,东方甄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正式进军直播带货领域。俞敏洪还出现在东方甄选进行的首场农场品直播带货活动现场。从直播数据统计平台灰豚数据显示,本场直播观看人次达万,人数峰值3.3万,直播销量5.7万件,直播销售额.7万元。
对于网友的关切新东方日前也表示,“教育永远是我们的初心,所以新东方还会在教育领域继续努力,四六级、考研、出国语言(英语、小语种)、留学咨询以及国际游学、国内研学营地教育等教育服务还会继续陪伴大家。新东方也在尝试在学生通识教育、素质素养教育上发力。而在乡村教育公益上,我们也在坚持投入,因为只要是和教育相关的事,就是我们最关心、最在乎的事。”
中国民办教育机构刚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而这个时代,也随着“双减”渐渐落下了帷幕。
在数十年的经历中,中国民办教育机构从兴起到辉煌再到落幕,也诞生了不少的故事佳话,昔日辉煌时代的民办教培行业曾有一支重要的“北大帮”堪称是这个行业的中流砥柱。曾据决胜网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阙登峰预计,在教育行业里的顶级公司的前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北大。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都投入到了教育创业的大潮,在教辅行业,形成了一股北大势力。
之所以能形成如此阵容,也可能与北大人的教育情怀以及他们作为学霸具有这方面优势有关,在双减之后,社会中也没有缺少他们的身影,这群“北大帮”带领的民办教育机构纷纷转型活跃在各个行业。
文/王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