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9万8的课程学费,依然在销售行业举步

交了9万8的课程学费,依然在销售行业举步维艰?看看有没有你

看到网上有这样一则新闻:一名男子交了9万8的学费学习所谓的销售大师课程,进行为期3天2夜的培训。可是等到培训完之后,该男子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知识好像没有用,便意识到自己是上当受骗了,所以报了警。

这样的事情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了,你非要说人家是骗子吧,也没有确实的证据。毕竟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而且你付出了钱财,人家也给了你知识给了你技巧啊。这是最难辩解的一点,你要是是产品,你还能说他的产品是假冒伪劣,可以让工商局查。但你是获得的知识呀,难道知识还有假冒伪劣之说?所以,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但是如果我们超脱这个事件本身,发散性的去看,我们能够扑捉到这个社会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都喜欢报名课程,或者在网上买销售相关的书籍,想要去看别人成功的方法然后自己一步登天。不过大部分的结果就是,知识技巧了解很多,但是最后发现屁用没有。用韩寒的话说就是读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可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对此,我也是想了很多。其实我们无论是从书上看的,从别人哪里听来的知识都是零散,碎片化的。从某一方面来说它并不是你的,这就和武林高手一样,他们在前期会吸取很多人的武功招式,学习他人的本领。可是越往后面他会发现学的这些东西反而成为他的束缚,于是便自创招式,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不一定是能够直接拿来就能用,就能让你直接变成百万富翁的。如果有这种知识别说是9万8了,就是98万也有大把的人去听课。这些知识只是为你日后的成长做准备的。

至于说我们学习到的零散,碎片化知识怎么利用,我主张通过下面三种方式,为日后创造出自己的销售体系做准备。

1.思考

你学习来的销售技巧你真的了解吗?不要被表面所迷惑。很多人在学到一条技巧的时候,会非常兴奋,因为他只理解了技巧的表面意思。比如“要想抓住客户,就得抓住客户的需求”。通常就只会想到原来找到客户的需求就可以了啊,蛮简单的嘛。

但是,他忽略了需求是什么?不同客户的需求相同吗?需求的种类有哪些?这些问题统统没有考虑,只是记住了字面的意思,这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你不思考,你始终就只会做书上的例题,稍微一变化就没辙了。

这都是缺反思考的表现,所以学到任何的知识都要自己去思考,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2.用于实践

很多关于销售的一些理论知识都是一些“理论派大师”写出来的,也许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从来都没做过一线销售,那这样的人你敢全部相信吗?

所以,我们学到新的知识要将它用于实践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自己要有数,对的就继续执行,错的就舍弃。古人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们所编写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而且很多知识理论是有着它们的局限性的,很容易受到市场,政策,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更要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

3.求同存异

现在的理论知识太多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实践不断剔除无用的知识,将有用的知识保存下来。在相似的理论知识中求同存异,寻求一种共同发展的方向。

总之一句话来说就是从上万种知识理论中找到正确的,去除错误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结:销售成长的过程就是,将零散,碎片化的知识整理成专属于自己的销售体系思维。这样无论你遇到什么都能用你的体系之树去解决,而不是漫无头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